大陸“太平盛世”?還是聽聽老百姓的評說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東海一梟【新生10月30日訊】 時下許多報刊雜志都辟有“盛世之聲”、“盛世采花”之類的欄目,大量文章報告中泛濫著對盛世的贊美頌揚,廣播電視各種節日晚會處處嘹亮著“盛世歡歌”,我們的詩人們也不甘落後,拚命捧獻著“盛世”的詩花。生活總是日新月異著,變化總是天翻地覆著,如果咱們老百姓只生活在媒體上、在領導的嘴巴裏、記者、詩雄文豪們的筆下,該多好啊,早就置身共產主義天堂啦。可回眸腳下,卻是截然不同的現實。老梟一介布衣,沒有資格定“盛世”的標準,但將眼下中國稱為盛世,傻瓜也知,這“盛世”二字,比娼妓高貴不了多少。
據“有關部門”宣布,我國人民生活已“基本達到小康水平”了。就算真正進入了小康之門,迫不及待地盛世了,將來趕英超美,中康、大康了,該如何稱呼呀。何況這基本的小康不問可知是水淋淋的,因為,據另外的“有關部門”統計,“在列入國家“八個扶貧攻堅計劃”的592個縣(市)中屬於老區的貧困縣達到273個,占46%;”在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之後,仍然有這麼多的老區人民生活在貧困之中,這實在是一件既令人悲憤和痛心、又令人困惑和尷尬的事。正如老梟在《“盛世”行》中所描繪的:
朝朝大唱盛世歌,敢問盛世竟如何?
君不見“老大”紛紛愁下崗,多少企業愁破產;
農民兄弟更遭罪,交不盡官稅雜費流不盡汗水血淚!
君不見廟兒破敗方丈肥,魔道大長正道衰。
多少主人失去尊嚴跪下來,多少公仆利用特權富起來。
是誰裝神暗搗鬼?是誰養癰頻諱疾?
黑雲滾滾壓孤城,要路叢叢生惡棘!
物質生活窮苦一些,也罷了,窮則思變,苦則發奮,沒準變壞事為好事,就此發奮圖出個強大的中國來。可是,放眼神州,貧富分化、分配不公、治安惡化、失業嚴重;權力過分集中又缺乏有效的制衡,導致腐敗猖獗、道德倫喪;“有關部門”還在玩弄愚民、欺民的故技,還在壓制、封殺不同的聲音,堅持大幹“防民之口”的蠢事,還在臺上真善美、幕後假惡醜,大搞假大空那一套。言論自由和各種當家作主的權利,都仃留在憲法上,憲法停留在文本上,現實生活中,老百姓能吃飽飯有生存權就要感謝皇恩浩蕩天子聖明了(還有多少人吃不飽飯哩)。中華文化也成了弱勢文化,在西方文強有力的沖擊下早已百孔千瘡慘不忍睹。就說電影市場,早成了好萊塢殖民地,任憑進口大片縱橫馳騁,掏盡青少年的口袋和腦袋。而我們的廣大電影工作者,仍在兢兢業業炒剩飯──,-老是長征呀革命啊,連自家人都騙不了,還想拿到國外賺外匯去?
再看看外面。幾十年來,我們一直被告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際地位在大幅度地提高著,可睜開半只眼看看,不說美國炸我使館犯我領空,連越南菲律賓這等撮爾小國,也屢屢欺上門來,挑釁我們的國家尊嚴!臺灣問題、南海群島和釣魚島問題,邊界問題,等等,我們什麼時候不是小心翼翼、看人臉色受盡欺辱?真正的盛世,是這樣的嗎?如果說是,那也是一小撮人的專利,是屬於特權階級與精英分子的,與弱勢群體、與底層小老百姓無關。偉大領袖毛爺的“實事求是”指示,高喊了幾十年,做得恰恰相反,盡是些不痛不
癢的表面文章,盡是些掩耳盜鈴、諱疾忌醫的糗事。
有人開玩笑:中宣部是愚民部,政協是貴族俱樂部,人大是花瓶展示部,話雖偏激,不無道理呀。很多人讀人民日報之類黨報,往往從反面去理解。如報道新疆官民團結軍民情深,可能是當地有什麼動亂苗頭了;宣傳某地公安連續奮戰,破獲多少黑社會組織,定是當地治安形勢嚴峻,公安部門玩忽職守;反腐工作“取得了階段性勝利”,肯定是碰上更嚴重的腐敗,不敢繼續查下去了老梟也寫過不少有關“盛世”的詩,卻是反調和悲歌,如《感 事 二 首》:
其 一
巧舌如簧唱太平,官腔一打滿臺春。
流氓政客稱公仆,亂世魔頭扮大神。
歷史居然成濕面,江山何處屬黎民。
堂皇旗幟終難掩,滿目瘡痍遍地榛。
其 二
分贓封典亂如麻,黑幕重重日影斜。
欺世欺人耽搗鬼,遮羞遮醜擅雕花。
從來肉食皆渾蛋,未必蒼生盡傻瓜。
他日群雄齊奮起,一清積弊振中華。
“中華民族已到了最危險的時刻”,悲壯的國歌,依然富有現實意義。眼下,正是需要上下同心、官民協力、朝野攜手,致力於保衛中華民族的球籍,致力於建設、發展、振興的重要時刻,殷切希望共產黨發揚大無畏的“革命”精神,真正從國家民族的大利、大局出發,拋開皇帝的新衣和“盛世”的假面具,革蔽興利、革故鼎新,切實改革僵化的現行體制,為五千年古國開一生面,開創真正的盛世!
發稿:2001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