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越大越好做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謝泳中國的官員,從上到下,嚴格說,都不是選出來的,所以他們在信心上就沒有足夠的自信。為什麼許多官員害怕自己從那個位置上下來呢?就是因為他們上去的時候本來就不是特別合理的,所以他們很知道自己的本事,他們那點本事,常常是依權力而來,是無根之本,無水之源。中國官場,一個最大的特點就是官越大越好做,我們眼見許多人,在小單位很扯淡,可以說什麼也幹不了,或者說幹得並不怎麼樣,可一旦他們當上了大官,好象本事也就忽然大起來了,其實哪是這麼回事呢?
中國不是一個法制社會,大小官員的權力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說是不受制約的。不受制約的權力,一方面表現為絕對的腐敗,一方面就表現為官越大越好做。為什麼呢?因為權力是官位越高,而權力越大的。在西方,一個人就是官居總統之位,也有人能管他。比如克林頓,法院讓他來他就得來,你見我們這裏何時有第一把手能讓其它人指揮的?除了成為階下囚。那多是狗咬狗。中國的官員在他們可以為所欲為的時候,他們是官越大,膽子也越大的。
中國社會的基層工作,還是比較具體的,一為人事,一為日常行政,都是比較麻煩的,而且權力並不很大。這樣他們幹壞事的時候,還有所顧忌,但他們做官要到了縣一級,成為一方面的父母官時,他們可以說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了。如果再往上走,到了省一級,就可以說沒有他們不敢幹得事了,胡長清就是一個例子。不要說一個省級大員,就是一個縣級官員,像胡長清那樣的做事方式,就已經屬於下三爛了,但要不是他東窗事發,說不定他現在已經是中央哪一個部的副部長了。素質這樣低下的官員,為什麼可以升遷到那樣的位置?就因為中國的官越大越好做。要是在基層做官,還真得有那麼兩下,真得幹兩件實事,官做大了,除了發號施令和外出訪問以外,他們是什麼也不要做的。
正因為中國是一個官越大越好做的國家,所以才使各路官員做官的膽子越來越大,因為他們自己都知道官場有這個邏輯,我小官都做了,大官還有什麼難的?當年文盲陳永貴能做了副總理,賣菜的李素文能成了副委員長,擋車工吳桂賢也能做副總理。提拔他們的人是懂得官越大越好做的道理的,所以他們才敢用文盲來管國家的事,因為國家的事,是最可以不當回事的事了。而那些給多大的官都敢做的人,也是明白這個道理的,在中國,還有比做官再簡單的事嗎?
(轉載文化中國)
發稿:2000年1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