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康熙教子庭訓格言(十一) 立志於道義理為主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三新

【原文】
訓曰:子曰:“志於道[1]。”夫志者,心之用也。性無不善,故心無不正。而其用則有正不正之分,此不可不察也。夫子以天縱之聖[2],猶必十五而志於學。蓋志為進德之基,昔聖昔賢莫不發軔乎此[3]。志之所趨,無遠弗屆[4];志之所向,無堅不入。志於道,則義理為之主[5],而物欲不能移,由是而據於德,而依於仁而遊於藝[6],自不失其先後之序、輕重之倫[7],本末兼該[8],內外交養[9],涵泳從容紒紛獵[10],不自知其入於聖賢之域矣。

【註解】
[1] “子曰”句:見《論語•述而》。志:志向,立志。
[2] 夫子:孔子。天縱:意為上天所賜。
[3] 發軔:拿掉支住車輪的木頭,使車前進。比喻新事物或某種局面開始出現。軔,剎車木。行車必先去軔,故稱“發韌” 。
[4] 屆:至,到。
[5] 義理:經義名理。宋以後稱理學為義理之學,簡稱為義理。
[6] 遊於藝:即遊藝。《論語•述而》:“志於道,據於德,遊於藝。”藝,指禮、樂、射、禦、書、數六藝。遊於藝,言置身於六藝的活動,後來泛指學術修養。
[7] 倫:道理,次序。
[8] 本末:指主次、先後。 兼該:包括兩方面或兩方面以上。
[9] 交: 交互。養:陶冶,修養。
[10] 涵泳從容紒紛獵: 品味陶冶。

【語譯】
孔子說:“立志於修道。”所謂“志”, 就是心的功用。人性沒有不善的,所以人心也沒有不正的。但人心的功用則有正和不正之分,這一點我們不能不清楚。孔聖人有著天賦絕頂的聖明,尚且在十五歲時就立志於學。這大概因為“志”是提升道德修養的起點之故吧,昔日的聖賢修道無不是從“志”開始的。無論多遠,沒有“志”達不到的:無論多堅,沒有“志”攻不破的。

立志於修道,首先必須以義理作為根本,這樣物欲就改變不了修道者堅定的志向。在此基礎上再以德為根據,以仁為憑藉,以六藝(禮、樂、射、禦、書、數)為活動,自然不會失掉修道的先後輕重的次序,使道德之本和才藝之末都能得以照應,內心、外事交互得以陶冶,從容不迫的去品味熏陶,這樣自然就會不知不覺的進入了聖賢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