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出兵祁山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清源三國時,蜀漢建興九年,諸葛亮出兵祁山再次伐魏。魏明帝曹睿親自指揮作戰,司馬懿統帥大軍30萬直奔祁山。面對來勢洶洶、兵多將廣的魏軍,諸葛亮不敢輕敵,令士兵占據險要地勢,嚴陣以待。魏蜀兩軍,旌旗在望,戰鬥隨時可能打響。
蜀軍楊儀建議,20萬之兵,分兵兩班,以3個月為期,循環相替,這樣則兵力不乏,可得中原。諸葛亮認為這正是長久用兵之法,遂采納:100日為期,循環相轉,違限者按軍法處治。
轉眼100日限期已到。諸葛亮隨即傳令準備會兵換班。眾軍聞知,各收拾行裝準備啟程。
誰料風雲突變,正在此時,軍士忽報有人馬20萬來助戰魏兵,蜀兵無不驚駭。在這危急時刻,楊儀等蜀軍將領紛紛向諸葛亮進言:“魏兵來得甚急,丞相可將應去之兵留下退敵,然後再回。”諸葛亮說:“不可。吾用兵命將,以信為本。既有令在先,豈可失信?且蜀兵應去者,皆準備歸計,其父母妻子倚門而望。吾今便有大難,決不留他。”即傳令叫應去之兵,當日啟程回蜀。
此令一下,全軍去留將士都萬分感動,應去者紛紛要求留下參戰,留者紛紛表示效死殺敵。該還鄉的蜀兵都說:“丞相待我們如此恩重,我等願且不回,各舍一命,大殺魏兵,以報丞相。”諸葛亮說:“爾等該還家,豈可復留於此?”眾軍皆要出戰,不願回家。
誠信動天地!諸葛亮緊要關頭堅守承諾,致使士兵們人人奮勇,個個爭先,士氣高昂,只待臨戰對敵。
援魏人馬倍道而來,走得人困馬乏,方欲下營歇息。但聞蜀軍號角齊鳴,蜀兵一擁而進,將銳兵驍,以一當十。援魏士兵抵敵不住,望後便退,魏軍大敗。司馬懿也被迫引軍撤退。
諸葛亮出城犒勞三軍,收聚得勝之兵,尤其褒獎了那些放棄回鄉、主動參戰的士兵,蜀營中一片歡騰。
諸葛亮說,人無信不立,國無信則失盡民心。己能守信,人始信之;如其無信,人必不信之。所以諸葛亮一生以誠信為本,最註重的是德,他的品行一直為後人所景仰。正如蜀軍將士們所說:丞相忠心為國,愛民如子,恩深義重,有仁有智又有勇啊!
今天,人們在賞味古代美德故事的時候都發現,無論哪種美德,都和“真善忍”有關! 這三個字,含義深奧有趣,比如“真”所包含的真誠,能夠暖人肺腑;“善”裏包含的慈悲能夠融化冰雪;“忍”中包含的寬容能讓人在難忍之事面前不覺氣恨,不覺委屈,不亂方寸,理性應付,先他後我,無私無我。真中有善和忍,善中有真和忍,忍中也同時有真和善,那樣的境界一定是超凡脫俗的。
發稿:2016年12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