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制琴修琴大師:感動深入每個細胞的DNA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知名制琴修琴大師王聖哲(攝影:戴德蔓/大紀元)

【新生3月31日訊】 (大紀元記者戴德蔓、唐浩臺灣臺中報導)2012年3月29日晚間神韻紐約藝術團在臺中中山堂舉行第三場演出,全場門票銷售一空、盛況空前,大臺中地區政商、藝文、企業等各界名流紛紛入場。知名小提琴制琴修琴大師、素有“小提琴醫師”稱號的王聖哲在今晚看完神韻後深受感動與震撼,他淚水盈眶地說:“神韻真的是全世界最優秀的一個藝術團體!”

王聖哲曾經是臺灣省立交響樂團駐團專任修琴師,也曾為收藏史特拉底瓦裏等古董名琴聞名的奇美文化基金會修復多把名琴,是臺灣小提琴界極負盛名的修琴專家與大師級人物。

感動流淚,相見恨晚

走出劇院後,王聖哲不斷感慨自己與神韻相見恨晚,“我知道(神韻)很早,可是看得太晚。”他表示,神韻再現中華傳統文化的精彩演出,讓他感動得難以言表,“我真的是太感動了!(知道神韻)這麼多年以來,我第一次真的親臨現場去看,那種感動我不會講。”“我眼淚都流下來了,我現在講話眼角都還是濕的,真的太感動了!”

在整理自己的思緒後,王聖哲表示,“現場看真的很感動,而且覺得他們(神韻藝術團)真的很有心,很辛苦,這麼多人來臺灣為我們演出,把中華文化這樣子重新整合、展現在國人面前,我覺得很有意義。”

他強調,神韻讓他感動至深的,不僅是舞臺上的一流演出內容與頂尖的各項藝術元素。神韻藝術家們心中所抱持的傳承中華文化的理念與精神,更是讓他深感敬佩。

“我相信他們都是因為有一個理想,有一個夢,希望把中華文化把她整合,發揚光大,把她宣揚到全世界去。”王聖哲強調,神韻藝術團臺前幕後的工作人員都非常辛苦,但肯定不是為了賺錢而演出,“(他們)都願意為一個理想、沒有利益,幾乎每個人願意為藝術、為理念、為正義,來貢獻自己的時間、貢獻自己的才華,我覺得真的非常、非常感動!”

中華傳統文化感動每個細胞的DNA

神韻以傳承、發揚正統中華文化為宗旨,節目中取材中華五千年歷史、展現中華神傳文化的輝煌精粹與深厚底蘊,讓王聖哲深受感動,並以自己身為中華民族一員為榮。

“這個感動不是一般的感動,而是更深層次的,深入骨髓,深入血液中,深入我的每一個細胞的DNA裏面。讓我覺得我以身為一個中國人為榮。我說的是文化上的中國,文化上的中國人為榮。”他說。

王聖哲也表示,中國大陸在經歷“文革”之後,中共把中華文化破壞殆盡,但是神韻非常有心、要把中華文化復興,並發揚到世界各個角落,讓他感受到“我們是文化大國,我們身體裏面流著中國人的血。中華文化是這麼優雅、這麼高尚,這麼有深度。”

神韻演繹的中華傳統文化,仿佛讓王聖哲找回自己文化上的家鄉與歸根,並深刻體認當前中共統治下中國的文化,絕非擁有五千年歷史的正統中華文化:“看了神韻,我會覺得:我是中國人。我融入裏面,我覺得她在敘述我的祖先的一些文化,牽動我們的每一根神經,牽動我們的每一個細胞,甚至牽動我們的DNA。讓我們覺得我們要像鮭魚一樣,我們要回流,但是我們當然是要回到中華文化,不是中共。”

向來非常喜愛中華傳統文化的王聖哲,在親身觀賞神韻後,仿佛伯牙遇上子期般那樣知音相惜:“今天我覺得我們不但找到知音,我們甚至找到發源,我們文化的根源。那種感動,無以名狀!”

中西樂器合璧,融合完美的創舉

神韻演出的各項藝術元素,也讓王聖哲稱贊不已。身為小提琴專家的他,也特別贊賞神韻藝術團樂團的現場音樂演奏。

“音樂真的非常好!尤其東西樂器的配合。”王聖哲表示,他過去也曾嘗試過結合東西方樂器來演奏,但很難融合。“可是(神韻的)國樂跟西樂可以融合得這麼好,真的,神韻是創舉。”他並強調,神韻的音樂“是根據舞蹈情境來編,我覺得很感動。”

舞蹈演出精湛,行雲流水

神韻演員精湛的中國古典舞演出,也讓王聖哲相當欣賞。“我覺得他們的身段真的太好了!他們都是中國古典舞底子非常好,他們跳起來真的是把很困難的動作做得很行雲流水,非常流暢,真的是太棒了!技術一流根本都不在話下。”

他特別喜愛《大清侍衛》、《淮北情》展現的男子陽剛豪情,以及《水袖》等節目表現的女子溫婉柔情。而演員們舞蹈動作之精準流暢,讓他驚嘆不已。

“那真的很美,他們很多動作真的是太美了。”王聖哲高興地說,“女孩子的身段很漂亮這不用講,可是我覺得最難的是在過程的流暢度。幾乎沒有任何的失誤,我很仔細的看每一個動作,非常非常棒!”

神韻是世界最優秀的藝術團體

身為藝術家、也在世界各地看過許多藝文演出的王聖哲表示,神韻藝術家的演出不僅動作難度高,而且還充滿高度的舞臺張力,讓他不禁聚精會神、全心投入臺上演員的一舉一動,甚至隨之心情起伏:“像演員在做拋手絹的高難度動作的時候,我的心會揪在一起,等到他們接到手絹了,感覺心裏會替她松了一口氣。當然我知道他們不會失敗,但這就是舞臺的張力,這才叫做專業。”

他接著說明,“藝術的最高境界就是有可能錯的地方你沒有錯。有可能失敗的地方你把她完成了。這個是讓我最深深感動的。”王聖哲認為,神韻演員經常能完成這種高難度的演出動作,“這才是把技術又推上一層,把舞臺的成果,那個技術跟成就又往上推一步,所以我相信神韻真的是全世界最優秀的一個藝術團體。”

神韻三位歌唱家的美聲演唱,也讓王聖哲深感著迷。特別是男高音歌唱家天歌演唱返場曲《梅花》,再次讓他感動流淚:“聽到他唱‘它是我的國花’的時候,眼淚都流出來了!”

他繼而解釋道,“因為我知道他們(歌唱家)不是臺灣人,可是一個大陸人唱‘梅花是我們的國花’,我覺得好感動喔!眼淚都流出來了。”

服飾、配色好得沒話講!

“神韻的配色真的是好得沒話講!”王聖哲也提及神韻的服飾、色彩運用非常出色,“那個服裝的色彩真的配得太好了,尤其是那種很明亮的感覺。水袖啊, 還有仙女的裝扮,那顏色真的是非常高水準的配色,讓我們覺得眼睛一亮。”

他強調,自己身為藝術家,平常就對色彩運用格外註重,而神韻的配色不僅華美鮮艷、明亮美麗,而且“讓人看到就很神往,那不是花枝招展,而是一種很優雅、又非常吸引人的目光的那種顏色搭配。我覺得那是非常高水準的專家才能配出這樣的顏色。”

《穆桂英掛帥》是王聖哲印象非常深刻的節目,“因為我很了解楊家將,一門忠烈。所有的孩子都為國捐軀了。她丈夫出征,女孩子代夫從軍。”

他表示,這個節目展現出諸多中華傳統文化裏頭的重要價值與倫理觀念,“忠、 孝、悲壯,全部都到位了,還有美。總而言之,因為我們是中國人,外國人只看得到美的部分,我們中國人會看到悲壯跟感同身受,心系國家興亡。”

震撼感動,盼寫信向神韻表達感謝

看完整場演出後,王聖哲除了感動、還是感動。“所有的褒獎之詞可能別人都說過了,但是我心裏的感動很可能跟別人都不同,我真的很震撼,很深層的的震撼跟感動。”

“西方芭蕾舞很優雅,我們(中國古典舞)更典雅。技術上,我們的毯子功,這些翻騰、跳躍,這些身段,武術身段也好,中國古典舞的身段也好,真的是美到不行。”王聖哲說,“我覺得神韻的藝術層次已經高到無以復加。”

他強調,神韻的表演技術已經出神入化,而真正最能撼動人心的,是整個演出背後所傳承的中華正統五千年文化。“文化的淵遠流長,這個才真的是命脈。我覺得這種感動很深層。”

他表示,甚至有沖動想要寫信到培育神韻藝術家的飛天大學,向他們表達自己的感動與感謝。“我看完(演出)出來後,我會寫信告訴他們我的感動,我要向他們致敬,我覺得這樣的表演太值得了,我以後每年一定會去看。”

鼓勵大家趕緊進場看神韻

對於還沒入場觀賞神韻晚會的人,王聖哲則想用自己的親身感受來相勸:“你沒有去看,真的會像我一樣,知道太慢了。我知道很早,可是看得太晚。我以後每年都會去看。”

他語氣愉快地說,“我會告訴我朋友,這太值得看了!比你看十場音樂會、看十場歌劇、看十場百老匯歌劇都還要值得!”

王聖哲是臺灣與國際知名的小提琴專業修琴師,1985年至1990年間在美國洛杉磯隨國際制弓制琴大師劉國正學習,1990年至2005年師從紐約首席制琴修琴大師Mr. Horacio Pineiro,1989年起擔任臺灣省立交響樂團駐團專任修琴師、成功大學講師等職務,並於1999年至2005年間負責為收藏古董名琴的奇美文化基金會修復多把名琴(註:奇美文化基金會是奇美實業公司創辦,旗下設有專門收藏藝術品與古董樂器的奇美博物館,收藏了多把史特拉底瓦裏、瓜內利等名琴,每把名琴價值數百萬美元以上)。

他並曾創辦臺中愛樂管弦樂團、臺中愛樂兒童弦樂團等多個古典與現代樂團,也專長書法,擔任多所大學外文系、設計系、美術系等英文書法教師,也是臺灣目前唯一獲得國際認證的專業英文書法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