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朱買臣“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秦自省

【明心網】漢朝的朱買臣,是會稽郡人,雖讀了不少詩書,但家境貧寒,與妻子靠打柴為生。

妻子崔氏見朱買臣那副窮酸潦倒的樣子,心中生氣,看不起他。一天,她把柴草朝地上一扔,回過頭去,滿臉怒色地指著丈夫罵道:“書呆子!書癡子!你何時才能出人頭地?整天見你抱著書讀,有什麼用?你連打柴的時候也抱著書,我看你是不知道家中的艱難啊。”

“夫人不要發火嘛,”朱買臣就勢放下挑子,一邊捶背,一邊笑嘻嘻地說,“我這是在溫習自己的學問功課,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

“學問?學問值一斤米、還是半斤面?”崔氏氣哼哼地說。

“哎,把學問賣給你,分文不值;賣給當今的皇帝嘛,可就值錢了!”朱買臣不急不躁地說。

“呸!你一日三餐都吃不飽,還夢想當官發財哩!少給我白日做夢吧!”崔氏更火了。

“夫人啊,人不可貌相,海不可鬥量。到時候,你會嫌身上穿戴的鳳冠霞帔太耀眼的……”朱買臣自信地勸說著崔氏。崔氏見朱買臣越說越得意,更加怒不可遏:“朱買臣!我沒福氣等到那一天,就要被你餓死了!從今往後,你要再不好好地給我每天打三擔柴賣,我就和你一刀兩斷!”

“這……那我怎麼抽得出空來讀聖賢之書呢?”朱買臣笑著說,“夫人,我滿五十歲後一定會富貴。現在我已經四十多了,你跟我過了很長時間的苦日子,等往後我有了成就,一定好好報答你就是了!”

“哼!我才不相信你會有功名富貴呢。從今往後,你走你的陽關道,我走我的獨木橋算了!”崔氏覺得實在不能再和朱買臣生活下去,便氣鼓鼓地回娘家去了。

“夫人!夫人!你別後悔啊!”朱買臣見妻子賭氣走了,心中難過,無可奈何地搖了搖頭。他坐到路邊的青石上,從懷中取出一卷書來,略帶傷感地自言自語道:“這樣也好,也好。從此,我更能自由自在地讀書學習了……”

崔氏離開朱買臣後,為了生活,便改嫁了。有一天,正值清明節,崔氏隨著丈夫去掃墓。來到墳地,看到墳地樹林中,有個清瘦的人影一邊砍柴,一邊在高吟著“子曰…”。看他打柴是假,讀書倒是真,砍了半天,連根小樹枝也沒砍斷。崔氏不用猜,就知是自己的前夫朱買臣。

這時的朱買臣比過去更加狼狽不堪了:頭發蓬亂,胡子很長,衣服破爛,骨瘦如柴。

崔氏念起夫妻舊情,心中不忍,忙把帶來祭祀先人的飯菜拿出一些,送給朱買臣吃。

朱買臣正饑腸轆轆,只說了句:“有情後補!”便狼吞虎咽地吃起來。崔氏在一旁看了,又氣又心疼,嘲笑地問:“朱買臣,皇帝怎麼還沒來買你的學問啊?”“這……時不來,運不轉,再等等看吧。”朱買臣心平氣和地回答。

“那,等你交了好運,別忘了告訴我啊!”崔氏又挖苦了他一句,扭頭走了。

幾年後,朱買臣的同鄉嚴助,向漢武帝推薦了朱買臣,朱買臣奉詔來到了京城。這時候,朱買臣的一肚子才學,果真發揮了作用,他向漢武帝說《春秋》,談《楚辭》,如行雲流水,頭頭是道。他還向漢武帝獻了平息東越國(今福建省境內)反叛的計謀。這場叛亂平息後,漢武帝十分高興,說:“你既有才又有功,我讓你回家鄉當會稽郡的太守吧。”

朱買臣十分感激皇帝,向漢武帝磕頭謝恩,辭別出來,直奔會稽郡設在京城裏的邸館。

朱買臣剛到長安時,生活困難,曾經寄居在這裏,向看守邸館的人討飯吃。這次被皇帝任命為會稽太守後,他仍然不動聲色,穿著原來的舊衣服,把朝廷授予他的會稽太守的綬印揣在懷裏,步行來到邸館。

看守人以為他又是來討飯吃的,就招呼他到廚房吃飯。朱買臣走進屋裏,看到會稽郡的辦事官吏們正聚在一起喝酒,眾人看到他,連正眼也不瞧他一下。朱買臣像往常一樣來到廚房裏與看守一道吃飯。吃飯中間,看守偶然發現朱買臣的衣裳裏露出了黃色的綬帶,覺得很奇怪,就趁朱買臣不註意的時候,猛地一扯綬帶,竟然扯出了一枚鮮紅的印章。看守人大吃一驚,拿過印章一看,驚得大叫起來,原來這枚印章,竟是會稽太守的官印!看守人睜大眼睛看著朱買臣,結結巴巴地說:“你……你當上會稽太守啦!”朱買臣坐在那裏,含笑不語,依舊大口地吃著飯。

看守人連忙跑到屋裏,對正喝得興高采烈的辦事官員們大聲喊道:“你們快別喝了,會稽太守來到了,還不快去拜見!”辦事官員們已經喝得醉醺醺的,聽到看守人的喊話,也都吃了一驚,忙問道:“太守什麼時候進來的,你怎麼不早告訴我們一聲?”看守人說:“我也是剛發現的,你們猜太守是誰?就是朱買臣!”

“哈,哈,哈!”辦事官員們大聲笑了起來,以為是看守人在開他們的玩笑,他們根本不相信:過去多次到這兒來要飯吃的窮書生朱買臣,會當上會稽太守,一個個嘲笑著說:“你別胡說了,就憑朱買臣那副窮相,能當上會稽太守?”

看守人說:“你們不相信,可以自己去看看嘛,他連太守的大印都帶來了。”

一個平時最瞧不起朱買臣的人,站起身來說:“我去看看到底是真是假!”說完就走進廚房。很快他就神色慌張地跑回來說:“真的!朱買臣真的當上會稽太守了!” 在座的官吏們聽了,酒都嚇醒了,慌忙整理好衣冠,排著隊來到廚房門口,恭恭敬敬地齊聲說:“小的們參見太守大人。不知太守大人駕到,有失遠迎,望太守大人恕罪!”

朱買臣慢慢地從廚房裏走出來,用眼光掃視了眾官吏一遍,大聲訓斥道:“派你們進京辦事,你們怎麼能這樣大呼小叫地吃酒玩樂!”眾官吏都低下頭去,嚇得不敢吭聲。

這時,門外傳來了人喊馬嘶聲,原來是迎接新太守上任的官車與隨從人員來到了。朱買臣昂首闊步地走出邸館,上了官車,在眾隨從的簇擁下,向會稽郡而來。

會稽郡的官員聽說新太守要來,連忙從各縣征召了很多百姓,灑掃太守的車馬要經過的道路,又傳令各縣的官吏全部集合起來,在太守的來路上迎接。遠遠地看到太守的車馬,各級官吏們便慌忙迎上前去,跪拜在道路兩旁。朱買臣還鄉,他坐在馬車上,不斷地向路兩旁迎接的人微笑、點頭。突然,他在路旁灑掃的百姓中,發現了一對夫妻,“那不是自己的前妻崔氏和她的丈夫嗎?”他立即命人停下車來,讓人把崔氏夫婦喚到跟前。

他問崔氏:“你還認得我嗎?”崔氏擡起頭來,立時呆住了,原來新太守竟是被自己拋棄的前夫朱買臣!她滿臉通紅,羞愧地低下頭,沒有說話。

朱買臣說:“當日我對你說,我總會有發跡的日子,讓你等待我,可你硬是不相信。怎麼樣?現在你看到了吧!”崔氏仍然低著頭,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無言以對。

朱買臣想,自己如今做了官,應該寬容大度,不能跟婦人一般見識。再說自己落魄時,她畢竟陪自己受了許多苦,何況在離異後,她在清明節還送自己飯吃呢。於是,他對崔氏說:“過去的事,我們也不必再提了,畢竟我們曾經夫妻一場,我當年說要報答你,現在終於有了機會,你們(指他們現在的夫妻二人)跟我走吧。”

崔氏感到羞愧,不願意隨朱買臣去。可是朱買臣硬是讓人把崔氏夫婦倆,拉上了自己後面的一輛車,載著他們來到太守府。朱買臣把崔氏夫婦,安置在太守府後邊的花園裏,供給他們吃穿,有時還過來看望他們。

(事據《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