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因果省思 > 因緣啟示

紀昀書中的因果故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嘉明

【明心網】紀昀是乾隆年間進士,被擢為侍讀學士,後其姻親虧空庫銀被抄家,他自己因為事前曾經通風報信而被連累並被發配新疆,《閱微草堂筆記》就是他在新疆時,記載下在當地的所見所聞,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因果故事、神怪故事,除了給後人留下大量的邊疆風土民情,更重要的是,基於中國讀書人道德倫理觀念所記載下的故事,也給現代人一個可以衡量是物價值的道德標準。

紀昀,《閱微草堂筆記》,卷十有一段故事說:清朝時候,一個邊將將軍出征烏什地區時,正在休息時夢見自己神遊到地府遇到一位故人,因為平生行事篤實,死後被封為冥官,負責記載軍人的在世上的功績。

簡單來說,一位軍人如果不顧自身安危,一心為國家者被列為上等人,死後可入神道;遵守軍令無違背者,或許下半輩子可以過有福份的生活;臨陣脫逃、虐待俘虜與百姓者,則要下地獄償還自己所做的罪業。從這一個因果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人在世間的言行,都會被冥官記載,例如為國家上陣殺敵的軍人,在死後由今生事跡決定自己的未來去處。

在中國歷史上的武將,漢代時韓信為漢高祖打下江山,最後功成卻不貪功,可惜依然受高祖猜忌而枉死;北宋時文天祥不屈而被殺;南宋岳飛精忠報國而被奸臣構陷而死,這些忠直之士一心為國,而不惜犧牲自己來保護國家人民,往往被後人稱道不已。

從因果報應的層面,忠孝節義並非只是倫理道德規範、封建習俗,而是上天判斷人生在世的功績,由善惡功績來決定人的福德,並決定人的未來。宋代時的岳飛將軍曾經留下千古名句,“文官不愛才,武官不惜死,天下太平矣”。表面看來是砥礪人心的話,給後人留下當官的道德標準,但從更高層面來看,是古代聖賢提醒世人立功行善是符合天道、人道,為國家人民辛苦做事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反而給社會正面的幫助,而使自己積功、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