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韻美國18場聖誕奇觀大幕將啟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12月13日,紐約曼哈頓華道夫(Waldorf Astoria)酒店,新唐人聖誕晚會新聞發布現場。(圍桌坐者順時針左起)神韻藝術團副團長關貴敏,李維娜、王學軍伉儷,舞臺總監陳纓,天音交響樂隊指揮陳汝棠,女低音楊建生,主要舞蹈演員蘇仙姿和熊俊秀。(攝影:戴兵/大紀元) |
【新生12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衛君宇紐約報導) 神韻聖誕晚會紐約首場18日上演,神韻藝術團和紐約神韻藝術團將同時在美國舉行18場的聖誕奇觀晚會。美國神韻藝術團主要擔綱演員一行10人,12月13日於紐約曼哈頓華道夫(Waldorf Astoria)酒店舉辦新聞發布,介紹了晚會的幕後準備、巡回細節以及接踵而至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全球巡演之可期盛況。
“神韻晚會沒有黨文化,復興正統。全球巡回70個城市,預期60多萬現場觀眾,這麼龐大規模的一流演出,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12月13日的媒體見面會上,神韻藝術團副團長關貴敏先生如是說。
在美國先巡演 接著巡回世界
據關貴敏先生介紹,晚會演出旨在弘揚和宣傳傳統中華文化,恢復被中共破壞了的中華文化:“不同於去年,今年聖誕晚會在紐約和巴爾地摩兩地同時開演,接著要在美國十幾個城市巡回演出,接著巡回世界”。
為神韻演出現場伴奏的天音交響樂團指揮陳汝棠先生說:“我們這代人被中共害得很慘,當我們說要為全世界各民族朋友奉上這樣的演出時,太有號召力,同此心願的表演藝術家紛紛加入神韻藝術團”。
當問到一個演出團體如何兼顧同時進行的多場巡回演出時,晚會舞臺總監陳纓小姐亦表示,神韻藝術團今年同時派出二個藝術團全球同時巡回演出。

2月13日,紐約曼哈頓華道夫(Waldorf Astoria)酒店,新唐人聖誕晚會新聞發布現場。(圍桌坐者順時針左起)神韻藝術團副團長關貴敏,李維娜、王學軍伉儷,舞臺總監陳纓。立者為主持人林理善。(攝影:羅藝/大紀元)
參與其中深感驕傲和卑微
李維娜、王學軍伉儷畢業於北京舞蹈學院,在去年的《精忠報國》一劇中飾演岳飛母子。李維娜表示:“如果沒有了舞蹈的靈魂—文化,一切只會浮在表面。參與演出是個學習的過程,盡管我們以前學了很多舞蹈,但越深入,越覺傳統文化之深,自己之卑微。”
王學軍也表示越深參與,才更覺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和許多藝術家的共同學習交流中,隊復興正統文化的理解和表現也越來越深:“我從參與演出中學到了很多,我希望觀眾也能學到東西。看到演出過程中觀眾流淚,使我為參與其中感到驕傲。”
他說完全不同於自己過去在中國演出,那時不管水平如何,十有八九的節目要加入中共宣傳的東西。
沒有黨文化的真正傳統中華文化
王學軍說在中共洗腦多年後,來自中國的文藝演出呈現給西方的,西方人就認以為這是真正的中國文化,其實不然。他說衡量是否傳統,是否純正的標準其實很簡單:
“任何人都有善良之本,能和他心中最深層的善良溝通,能打動他們,就說明文明是真正純真、純善、純美的初衷已達到。不像有些演出,當時可能會令人眼熱鬧熱,走出劇場後過後沒有了多少回味”。
關貴敏表示,來到西方後,逐漸看到了許多在中國看不到的東西,漸漸洗去了黨文化的汙染:“中華文化在大陸已經被中共摧毀。我們這些人有的來自臺灣,有的來自中國大陸,查閱了大量的資料,經過請教方家,深入細致的研究,我們在全力表現復興真正的傳統文化”。
來在新聞發布會現場的一位華文媒體資深報人去年觀賞了在紐約碧肯劇場的新唐人聖誕晚會,他說:“我從臺灣來,在傳統教育中長大,49年以後,中國文化也跟著到臺灣去了,我在那樣的文化中長大,我知道中國文化是怎麼樣的。過去對那些來自中國大陸的文化,不認同,覺得怪怪。去年應邀去看晚會後,我覺得這才是我認識的中國文化,有我過去從小知道的中國文化的因素。我覺得你們對中國文化的傳播,做了非常非常多的工作”。
與人純善之本溝通 直指心靈深處
神韻藝術團成年演員不少來自中國大陸,青年演員們多生活成長在北美,說到他們如何呈上理解、詮釋真正的傳統文化時,熊俊秀表示:高中畢業後出國,出國前,從小學開始課本中都有政治課,歷史只是教人什麼時候發生什麼時,而那些豐富的傳說和故事,卻沒有學到太多,所以雖以五千年文明自傲,但常常茫然,不知驕傲該從何而生,就在這樣的苦惱與迷茫中長大。
熊俊秀說在去年的《紅眼石獅》扮演觀音,排練時或被告知缺少笑,或被指不夠慈悲,當她靜下來逐漸揣摩時,意識到了老師所教的,做一個好舞蹈演員,最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做人。要表現觀音菩薩的慈悲,自己首先就得心存善良,自然地多為別人先著想,如此練習調整之後,一襲白衣上場,便覺善心所在,悲從中來,和觀眾共同落淚,一起欣然。
演出具國際水平 具‘奇觀’效應
陳纓表示:“從2004年的幾場演出,增加到如今的幾十場,上百場,是因為應觀眾的不斷增加的需要。去年神韻演出到臺灣時,人們排長龍買票,後來還要加場”。
神韻演出被國際很多專家稱為演出整體效果達到國際一流水準,除了節目本身的精彩之外,陳纓說還有幾個特點:
一是強大的演出陣容,最有造詣的歌唱、演奏、編曲、舞蹈藝術家,將不同朝代、不同地區的題材文化有機融合在一起,提煉萃取;二是現場樂隊中西合璧,二胡、琵琶、古箏和經典的西方交響樂隊完美結合;三是舞臺背景天幕制作精美,采取三維動畫組合,每到一處,人們都用‘奇觀’來形容,是現代高科技術與傳統藝術的最佳組合。
發稿:2007年1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