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外有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貫明【明心網】覺者越是修行到了高深的精神境界,越能感到自己的不足與渺小。釋迦牟尼佛對宇宙結構的認識就是“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大,看不到宇宙的邊緣,小,看不到最小的物質微粒結構。
其實,人世間的心靈修養與技藝能力也像深奧的宇宙結構一樣,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生有涯而知無涯,因此,做人應該以“學無止境”的心態。謙虛求知,敬業敬師。
在古代曾有一名徒弟跟著一位名師學習技藝,三年之後,徒弟技能大有長進,他覺得自己的技術已經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足以自立門戶,就收拾好行囊,準備向師父告辭。
師父得知了他的情況之後問道:“你確定你已經學成了,不需要更上一層了嗎?”徒弟指著自己的腦袋回答說:“我這裏已經滿了,再也裝不下了。”“是嗎?”師父說著拿出一只大碗放在桌上,讓徒弟把這只碗裝滿石頭,一直到石頭在碗中層層堆出一座小山後,他才問徒弟:“你覺得這只碗裝滿了嗎?”徒弟馬上回答說:“已經滿了。”師父聽後從屋外抓來了一把沙子,慢慢地放入石頭的隙縫內,然後再一次問徒弟:“那麼現在呢,滿了嗎?”徒弟考慮了一會兒,恭恭敬敬的回答說:“滿了。”師父聽後又取了案頭上的香灰,倒入那看似再也裝不進去的碗中,看了看徒弟然後輕聲問他:“你覺得它真的滿了嗎?”徒弟再次回答說:“這次真的滿了。”
師父聽後再也沒有多說什麼。只是拿起了桌上的水壺,慢慢地把茶水倒入碗中,而水竟然一滴也沒有溢出來。
徒弟看到這裏,終於明白了師父的良苦用心,趕緊跪地認錯,誠心誠意地請求師父再次收他為徒。意大利藝術大師達芬奇說過:“微少的知識使人驕傲,豐富的知識則使人謙虛,所以空心的禾穗總是高傲地舉頭向天,而充實的禾穗則低頭向著大地。”一個人只有虛心向學,永不自滿,才能在各個領域走上事業的巔峰。@
(正見網)
發稿:2005年9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