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喜 歡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子泉

【明心網】喜歡的像斷線的風箏,越飛越遠,舍命逐之,卻怎麼也追不上。不喜歡的,就像揮之不去的惡夢,長相左右。年輕美好的記憶,當然還留存腦海,那時哭笑由心,愛憎隨意,青眼白眼任由興之所之,青春仿佛千金散去還會來,一點不值得珍惜。等到中年或老年,懂得他人的情意,懂得尊重另一生命的堅持,懂得顧憐籬旁的小花,卻已經沒有多少熱情可以燃燒了。這就是人生道路殘酷現實的體驗。

如果單純以情感的態度來說,愛和恨,都應該獲得同等的珍惜和重視,愛之固然不易,剜盡肝腸傾心全意的去恨,也不是一件輕松易為的事。經驗的累積,很快的發現喜歡或愛一樣東西一件事或一個人時,大抵都有他叫人不能不去愛,不能不去喜歡的充分條件,雖然每個人的條件不盡相同,也幸好是這樣,才能夠各取所需,才能夠維持均衡的和諧態勢。
譬如情侶,他們喜歡在星光燦爛的夜晚,不被打擾的依偎著享受花叢或樹蔭或濱海的那份寧靜。譬如農夫,他們喜歡看到自己的稻田,在風調雨順中成長為一片金黃的豐盈。譬如老師,他們希望經過春風化雨的所有子弟,如山山健壯,林林欣榮。譬如老黃,他愛他陽臺上的一盆郁金香的花形如杯,可以掬起什麼來品飲,然後放懷引吭歡唱。

不過喜歡也在美學上有它的一個空間地位。所以藝術家創造了蒙娜麗莎、大衛、愛神丘比特、維納斯的同時,也喜歡他們,模仿他們。而希臘悲劇乃至種種原始藝術,總是成為人類不斷喜歡的審美觀點。

前幾天在一次聚會中,有兩位朋友爭論。一位說,他最喜歡在月下的海邊,看著浩瀚的海上,閃爍跳躍著數不清的磷磷白光,和海水拍打著沙灘的款乃輕響,或沈思,或肆無忌憚的呼喊。另一位說,秋天很美,他喜歡在山中的深秋和落葉一起漫遊,和秋風一起吟哦。累了,踩著滿地落葉回家。

我嗎?年逾七十,已沒有如許豪情和精力。我只喜歡坐在窗前的書桌,追想杜甫,神交蘇軾。或讀讀辛棄疾的“壯歲旌旗擁萬夫,錦襜突騎渡江初;燕兵夜提銀胡荢,漢箭朝飛金仆姑。追往事,嘆今吾,春風不染白髭須,卻將萬字平戎策,換來東家種樹書。”自我悲壯一下。

或“甚矣吾衰矣!悵平生交遊零落,只今余幾?白發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間萬事,問何物能令公喜?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情與貌,略相似。”自況自謔一下,何妨。

喜歡,是每個生命的一片白地,你可以想用任何方式,在地上植樹、問柳、栽花……種植春夏,或耕耘秋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