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修德制敵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清言

啟是大禹的兒子,他有一次率軍在甘澤與背叛的諸侯有扈氏大戰,結果伯啟以失敗告終。六軍主將請求再戰,伯啟說:“不必了。我的地不少,我的百姓也不少,但征伐卻勝不了,這是我的德行淺薄,教化不好的原因。”

從此以後,伯啟不坐層疊的坐席(坐席層疊的多少表示身份的高低),不吃繁多的美味飯菜,不奏琴瑟,不修繕鐘鼓,子女不裝飾,親近親屬,敬重長輩,尊敬任用有德行有能力的人。

《論語·衛靈公》曰:“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意即:君子是從自身上找原因,看看自己哪兒做的不對,從而修正自己;而小人總是從他人身上找原因。

在《尚書》中,有“德日新,萬邦惟懷;志自滿,九族乃離。”的說法,意思是:道德不斷提升,萬國就會前來歸附;德行自滿,就會眾叛親離。

伯啟反省改正了自己的過失,修德安邦。一年後,有扈氏不戰而前來歸服了伯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