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善良是一棵樹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藺學文

【新生10月15日訊】在我的故鄉遼東平原,流傳著一個感人的故事。縣城的遠郊有一個破舊的小馬架,住著一位年逾半百的婦女,人們只知道她叫張家的,沒有人知道她確切的名字,她拾破爛為生。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期,她在拾破爛的時候發現郊區醫院有一個棄嬰不時地發出暗暗的哭泣聲,便把棄嬰抱回了小屋,這樣的棄嬰在三年內她拾了四個。她把拾來的能吃的東西嚼爛,一口一口地餵養。這些孩子的父母有的是怕養不起,有的則是非婚生育,孩子出生就不幸地遭到遺棄,連自己都很難養活的她竟奇跡般地把4個孩子養大了。

20年後,有3個孩子考上了大學,有1個孩子參軍成了軍官,後來都在省城裏成家立業,孩子們把老人接到了城裏,爭搶著撫養老人。老人走了,那間馬架子雖然破舊得幾乎用手一推就能倒,但卻成了當地的一道風景,人們用柵欄把馬架子圍起來,修了一個大門,在門上掛了一個牌子,上書“善良屋”,在馬架前栽了一些樹,人稱“善良樹”。

在市場經濟的今天,“利益至上”的原則已成為許多人的準則,一些美好的東西正一點一點流失著。在人與人之間的交往中,多了些戒備,少了些善良。而上面這則故事所講的一個連名字都不被人知道,連自己的生活都難以維繼的老人,卻用拾來的東西養育了4個棟梁之材,她用善良哺育了人性的純粹。

對於善良的流失,是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所遭遇的一種不幸。善良是一種不帶功利性的人性原則,是一個人的一種內在的純真。讓我們做一個善良的人吧,“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善良回報的同樣是善良,故鄉的那位老人便是一個佐證。

善良是一棵樹,是一棵常青的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