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專家指外資在中國建廠存隱憂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10月15日訊】外國公司過去二十年來在中國的總投資已經超過六千億美元,大量資金用於在中國建立出口加工廠。毫無疑問,外資企業對中國經濟的發展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不過,一些經濟學家對這些年來外資出口工業的發展也有憂慮之處。

據美國之音10月14日報道, 去年中國出口總值達到兩千六百多億美元,其中一半來自在中國的外資和合資企業的出口。如今世界上有一半的照相機是中國制造的。中國制造的空調機和電視機占全球市場的百分之三十,洗衣機占百分之二十五,電冰箱占百分之二十。中國是世界上第四大工業生產基地,產值僅次於美國、日本和德國。 隨著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分析人士普遍表示,中國將發展成一個“世界加工廠”。

*高科技產品比率小

中國留美經濟學會副會長、在美國伊利諾伊州立大學經濟學系執教的張宏霖博士說,盡管這麼多年來中國出口結構發生了變化,不再以出口原材料等初級產品為主,但是目前中國出口產品仍然以勞動密集型的制造品為主,高科技產品的比率相當小。

張宏霖說:“工業制造品方面主要包括服裝,機電產品。機電產品方面我們並沒有涉及到高科技, 出口的主要是標準化的產品。這個跟我們的經濟發展水平有關。”他舉例說,雖然中國制造的電視機在全球市場的占有率相當高,但是外商不願意把先進的高清晰度、寬屏幕的電視機拿到中國去制造,外國計算機公司雖然也在中國開設了生產線,但加工業務仍然以組裝為主。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工業關系中心的王一江副教授也同意上述看法。他說:“總的感覺是,中國在最高層次產品出口上,重要性相對比較小。拿軟件產品來講,美國和印度、歐洲甚至一些東歐轉型期國家包括俄羅斯在這方面都很有競爭力。”

*得不到最新技術

外資在中國不斷開設出口加工廠的同時,也在不斷引進外國先進制造技術。中國本來希望這麼多年的技術引進之後,不必繼續依賴外國的先進制造技術。但是,中國留美經濟學會副會長張宏霖博士說,盡管中國在縮小與國外技術的差距,但差距仍然很大。

張宏霖說:“跨國公司到中國轉移的技術都是十幾、二十年前的技術,最新的技術他們嚴加控制,根本不讓轉移到中國去。他當然不願意培養一個對手。我們在關鍵技術方面仍然依賴進口,自己沒法生產。 而且發達國家,像美國和日本,在技術方面的保密和控制很嚴。他們也不是不友好,而是因為國際競爭造成的 。”

*附加值偏低

在伊利諾伊州立大學專門研究和講授國際貿易和外國直接投資課程的張宏霖說,雖然中國的外貿出口數據非常吸引人,但是外資和合資企業的出口加工帶來的附加值很小,這些企業為中國帶來的實惠還有待提高。他說:“不是高科技產品給我們帶來的附加值都很小。比如一雙鞋,NIKE牌子,中國制造的,在美國的KMART或WAL-MART都能看到的東西,生產它的附加值很低,比如在美國四十塊賣,在中國的附加值都不到十塊錢。”

反映外資企業出口加工的附加值偏低的一個明顯跡象是工人工資一直非常低。張宏霖說,他最近去了深圳的外資出口加工廠考查,發現許多工人的工資月薪只有三百到五百元,還比不上內地一般工人的工資。中國雖然已經成了一個出口大國,但人均收入還比不上許多東南亞國家。

不過,明尼蘇達大學王一江副教授說,中國勞動力大量過剩,二十年來大量外資投入中國辦出口加工業,為解決中國的就業問題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他說:“三四百塊錢盡管不高,但從另一個角度看,有多少工人為了找到這樣的工作而在全國各地流動,想盡辦法還找不到這樣的工作。 從這個角度來講,能有這樣的工作,跟沒有工作比,就已經很不錯了。”
*學到管理經驗

王一江還說,雖然大量外資在中國開廠多年並沒有使中國得以擺脫對外國先進技術的依賴,但是中國的企業家從外國人那裏學到了很多現代企業的管理經驗,外資辦出口加工廠總的來說對雙方都有利。他說:“如果他們不來,我們就沒有機會學習他們先進的管理經驗, 甚至完全不可能生產這些產品,我們還有那麼多人沒有解決就業問題。所以他們進來,對他們對我們是一個雙贏的局面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解決了就業問題,學習了一些生產技術,學習了生產管理的經驗, 也學習了怎樣去國際市場做生意。”

曾因為發表論文對中國官方經濟增長數據表示不信任而廣受註意的美國匹斯堡大學經濟學教授羅斯基也特別指出,中國失業問題十分嚴重,中國政府會繼續鼓勵外資到中國辦廠。他說:“在這種情況下,很難想象中國政府會限制外商到中國投資。另外,外資進入的同時,也帶來了生產和管理技術,為中國拓展了海外市場。我認為,這種局面會繼續下去。”

專家們說,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越來越的外資企業在把市場焦點瞄準中國的國內市場,國內的民營經濟必將受到沖擊。對於中國的經濟來說,巨額外資到中國辦廠就像一把雙刃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