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煽動民族主義與二戰前夜何其相似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呼喚民族理性的回歸
◎ 龔平
中共當局通過對一系列政治事件(例如撞機事件)的民情煽動以及輿論操縱,使國內的民族主義情緒達到了近幾十年來前所未有的高潮。在一片狂熱的愛國聲中,讓人不能不擔心美國著名政治智囊布熱津斯基關於中國社會大失控大混亂的預言要不幸應驗,人們不得不呼喚民族理性的回歸。
如果人們細心考察一下,就會發覺時下的中國與二戰前的德國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當年德國人們一提起德意志母親就要流淚,那種愛國情懷至今仍讓人感動。然而,當缺乏冷靜與理性時,善良的情感就會被別有用心的政治家利用,不知走向何方。德意志人民一戰後被宰割的悲憤情緒,納粹政權對媒體的壟斷,再加天才陰謀家戈培爾的煽動,德國民族主義很快就被發動起來,並被利用來進行第二次世界大戰,把整個民族帶進了可怕的災難之中。德國在世人的心目中至今仍未能徹底消去納粹的陰霾。
同樣地,中國近代一百年多年的民族屈辱經歷飽積了巨大的民族反抗情緒,中國人對列強壓迫的憤怒感甚至遠遠超過當年的德國人民。中共當局對社會輿論、通訊網絡的控制,完全可與當年的納粹政權相媲美。中宣部的幾位領頭人物的造謠煽動本事,更令戈培爾望塵莫及。中國與美國近期的幾件重大沖突,則成為民族主義發酵的催化劑。江澤民對軍費的大幅度增加,俄制武器的大量采購,軍隊的不滿情緒等等,都散發著一股不祥的氣息。可以想象,一旦兩國沖突加劇,民族主義將要導向何方。
更令人憂心的是,中國更有專制的傳統,人們更容易相信政府的宣傳,在輿論不開放的情形下,民族主義情緒就更容易被統治者操縱利用。況且中國人總體說來沒有德國人理性,平均教育程度沒那麼高,民族情緒一旦爆發將會更容易失控。目前的中國社會相比之下也更為問題百出,任何的不測都可能給中國社會、中華民族帶來沒頂之災。
難道中國政府不知道這一切危險嗎?不是。對於民族主義這把雙刃劍,政府從來都是小心翼翼,盡量適度使用。但當下政府腐敗遍地,聲望不高,政權合法性處於危機邊緣,需要療治。江澤民個人的威望更是一敗塗地,為了繼續自己的獨裁權力,為了當太上皇,為了早日除盡他個人的目中釘法輪功,在“三講”理論、“以德治國”理論破產之後,江澤民只能以民族利益為賭註,不惜一切代價地祭起了民族主義的最後法寶。大量政府官員不會知道危害的嚴重,但既然江核心決定了,那就先看看吧。即使有反對者,在江澤民的專制下,大概也只有唯諾或沈默以明哲保身。
歷史在重復著她自己。德國人民反省並記住了二戰的沈痛教訓,然而中國老百姓卻被當局引導到災難的前緣而不知覺。如果人們冷靜地想一想,就會明白江澤民專制政權決不等同於我們的國家與民族。一個個統治者離去了,一個個政府更替了,人民依然生存著。只有人民的安居樂業、社會的長治久安、國家的友好往來才是一個民族長遠利益,也只有理性的決擇、理智的行動才能維護國家民族的長遠利益,確保國家民族的昌盛不衰。江澤民煽動民眾鬥民眾,煽動民眾對外國的仇恨的做法從根本上說是與民族利益向違背的,從長遠來看只能給國家帶來災難。對其險惡用心,不智之舉,人們不能不小心提防,慎之慎之。
發稿:2001年5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