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裏仁為美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靜遠

孔子說:“裏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裏”在中國古代是指人居住的地方,在這引申為動詞,當居、處講;“知”通“智”,智慧。這句話的意思是:人要處在仁的境況中才是最美好的。如果人不去使自己擇仁而處,又怎麼能談得上是有智慧呢?孔子說“知者利仁”,是說一個有智慧的人都會知道去追求仁,使自己處在仁的境況中,那才是人所要去選擇的目的。

孔子一生志於仁,為的就是讓天下所有的人都能處在最美好的仁德中。他提出“仁者愛人”,泛愛眾。講求仁、克己、公正、無私,是聖人、君子應必備的德性修養。行仁的基本原則之一就是“敬”。而“敬”是以敬天地為前提的,認為人們的精神活動與天地萬物息息相關,如果大自然有了異常的變化,那麼人就應該及時反省改過,因為人如果違背了天理,即便是祈禱也不會得福。而作為一個君子應該懂得順從天理。

孔子認為一個有志於道的人要時常親近聖人、仁人、賢人和有道的人,可以從他們那裏得到聖賢的教誨。如“孔子之所嚴事(尊敬、推崇),於周則老子,於衛蘧伯玉,於齊晏平仲,於楚老萊子,於鄭子產等。”

一次,孔子對曾參說:“子夏的學識會提高得很快,因為他喜歡與比他賢德的人在一起。所以說,跟善人一起,就象到了長滿香花草的房子裏,時間久了之後,被其感染與同化。因此,君子必然謹慎地選擇與自己在一起的人啊!”

《弟子規》中也說道:“能親仁,無限好。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近,百事壞”。同樣也是告訴人們,親近仁德之人,親近良師益友,可以提升高自己的道德學識。

重視居住的環境,重視淳厚的社會風氣,是儒家一貫註重的問題。人人都相互關愛幫助,能夠為他人著想,又很謙虛,很恭敬;人人都不去傷害別人,不損人利己,還有誰會認為這種存在境況不為美呢?

古代聖賢教化,無不教人向善,喚醒人的道德良知,使人循天道,講道義,彼此關愛,謙恭禮讓,社會呈現一片祥和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