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敬天重德

《二十四史》中的勸善名句(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宇祥 整理
接上文

26、丈夫有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後漢書》)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大丈夫要有遠大志向,處境越窮困,意志應當越堅定;年紀雖老而志氣更加旺盛。比喻人須立志,不怕困難,逆流而上。

27、迷而知返,得道不遠。
出自《魏書》,意思是:迷途知返,能夠醒悟過來往正道上走,離得道的日子就不遠了。

28、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出自《漢書》,意思是:指有過錯卻不加以改正,這才是真正的過錯,意指勸導人改過。

29、以清白遺子孫,不亦厚乎?
出自《南史》,意思是: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質留給子孫,不是很好嗎?

30、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以銅作鏡子,可以端正衣帽;以歷史作鏡子,可以知道興衰更替;以人作鏡子,可以明白得失。

31、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思國之安者,必積其德義。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希望樹木長得茂盛,必定要使樹根牢固;要想使河流流得長遠,一定要疏通它的源頭;要想使國家長治久安,一定要多積累道德、仁義。

32、能思其所以危,則安矣;能思其所以亂,則治矣;能思其所以亡,則存矣。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能思考發生危難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平安;能思考發生禍亂的原因,才能夠保持太平;能思考導致滅亡的原因,才能夠保持長存。

33、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在積蓄多少,唯在百姓苦樂。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自古以來,國家興亡,不在於積蓄多少,在於是否知道百姓的苦樂。

34、清其流者,必潔其源;正其末者,須端其本。
出自《隋書》,意思是:若想讓水流清澈就必須保持水源的清澈,如果想要端正其行為(或者是末端)就必須端正其思想(或者是根本)。

35、天應人和,時會並集。
出自《舊唐書》,意思是:順應天理,和洽人心,時運就會一並到來。

36、道高益安,勢高益危。
出自《史記》,意思是:道德越高尚,為人處事好,就越安全;權勢越大,更容易濫用權力,剛愎自用,就越危險。

37、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出自《漢書》,意思是:不執著追求富貴,不為貧賤而憂慮悲傷。指不慕榮利,安於淡泊。

38、為國之道,食不如信。立人之要,先質後文。
出自《宋書》,意思是:治理國家的道理是給民以食物不如給民以信義。做人的要義在於首先要講誠信,才可以飾之以文。

39、刑罰不能加無罪,邪枉不能勝正人。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刑罰不能加於無罪之人,邪惡的勢力不能戰勝正義之士。

40、專己者孤,拒諫者塞。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獨斷專行的人,會使自己陷於孤立;拒絕諫錚的人,會耳目閉塞。

41、神人之共怒,諒天地所不容。
出自《舊五代史》,意思是:使神與人共同憤怒的倒行逆施的人,必為天地所不容。

42、國之興也,視民如赤子;其亡也,視民為草芥。
出自《三國志》,意思是:要使國家興盛,就要關愛百姓,愛民如子;國家敗亡,是因為百姓被當成泥土草芥。

43、知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
出自《後漢書》,意思是:智者順應時勢而為,愚者卻違反天理而動。

44、君子以同道為朋,小人以同利為朋,此自然之理也。
出自《宋史》,意思是:君子以志同道合為朋,小人因有共同的利益為朋,這是很自然的道理。

45、憂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
出自《新五代史》,意思是:憂慮辛勞可以使國家興盛,貪圖安逸享樂可以使自身敗亡。

46、樂聞過,罔不興;拒諫,罔不亂。
出自《新唐書》,意思是:喜歡聽別人指出自己的過失,沒有不興盛的;拒絕別人的規勸,沒有不混亂的。

47、儉為德之恭,侈為惡之大。
出自《周書》,意思是:節儉是善行中的大德,奢侈是邪惡中的大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