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中華文化智慧之——神傳漢字(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靜遠(接上文

漢字的智慧,使人從字的意境中,領悟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


(七)“變(變)”

變:從攴聲,本義作“更”解(《說文》),乃改易之意,攴乃施力使有所為以更之,故以攴。又以音鸞,本作“治”解,亦作“不絕”解,變在治舊為新,亦有前後相續不絕意,故從聲。

其義為:變化曰變,如《易書》“化而裁之存乎通,推而行之存乎變”、“變化者進退之像也”;改變曰變,如《後漢書》“指擿變像, 以求天意”;變動的曰變,如《史記》“觀萬物之變態”。

《說苑》云:“天地動而萬物變化”,所以動與變之間有著密切的因果關系,動則變。其於時空經緯之間有著廣闊而深邃的內涵,正因為宇宙中有著錯綜復雜的變化,天地萬物方得以呈現。日月運行,在天成就日月星辰晝夜晦暝的變化,在地成就山川河域動植高下的氣象。

大自然無時無刻不在發生著變化,夜盡晝來,寒盡則暖,物轉星移,春夏秋冬,四時景象,花開花落,落葉繽紛,晴空萬裏,風起雲湧,飛沙走石……令人不得不感嘆,天道自然的變化,何其磅礴雄偉,從而產生了宇宙萬有的森羅萬象。

而作為人本身,亦如同一個小宇宙般,雖然於茫茫寰宇中,人生細若微塵,但細觀人從內在的起心動念,以至於言行舉止,其實已經無時無刻不在變的範圍內。那麼應如何安身立命讓自身的小宇宙能安於大宇宙之中呢?

首先應知,小從待人接物,大到人事變異,旦夕禍福,山崩地裂,無不是在變的因果間,無不是在宇宙規律中。因為有了起因,則必有變化的結果。起因,又有善惡之別,故變化當有美惡之分。總之,變的道理,至宏至微,所蘊含的道理深遠廣大,令人探索深思。

所以,以不變應萬變是深刻的大智慧。人們觀察到宇宙萬象,變化莫測,人生際遇,動止紛紜。則為人當遵從天理,樂行天地之道,樂知天命之造化,與天地相應,才能知變,應變,無憂無慮地安於所處之境。

歷史上的古聖先賢們,數千年來引導了一代又一代後人,謹守一顆仁德的道心,是不違背天地之道的根本。如《中庸》云:“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成就萬事萬物的是天命之性,此乃天地法則。

仁德之士見此道,即認之為仁,聰明之士察此性,則認之為智。皆遵循此道此性,則能生生不息。這個道,就是不能片刻離開人的身心。所以君子之道能涵蓋萬有,為萬物之根。雖世事變化無窮,然則人道心不可變,志向不可變,氣節不可變,善念不可變,方是應乎萬變的大智慧。

人只有遵循天道,才能和天地同為一體,明了宇宙人生真相,才能夠持久和永恒。正確分析和把握時局、天下大勢,謹守這萬變之宗方可在變幻紛紜的世間深諳時變、事變之理,通達變化之道。

(八)“時(時)”

時(時),左為日,右上為土,表大地;下為寸,表刻度,形像地展現了時的含義。古代計時工具“日晷”,就是利用太陽的影子,投射在有刻度的盤上,以不同的刻度表示不同的時間。

其義有:包括時間、時辰、時期、時候、時代、時機,如《論衡》“累日為月,連月為時,紀時為歲”;適合時宜曰時,如《漢書》“陰陽調而 風雨時”;適時曰時,如《孟子》“有如時雨化之者”。

時間是寶貴的,又是神奇的,也是最公平的,它既有限又無限,既抽象而又具體,其內涵極為豐富,它是扭轉乾坤的力量,它是稍縱即逝的速度,因此,惜時成為亙古不變的話題。

自古以來,大凡取得成就的人,無一不惜時如金,古語云:“聖人不貴尺之璧,而重寸之陰”,“大禹聖人,猶惜寸陰,至於凡俗,當惜分陰”,是說像大禹那樣的聖人都珍惜每一寸光陰,一般人更應當珍惜每一分光陰。

古人惜時是為了學習和了解更多的道理,求真求道、修身立德。《詩經》雲“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是說:“君子啊!勤勉不貪圖安逸。恭謹對待你的本職,愛好正直的德行。神明聽到這一切,就會賜給你洪福祥瑞。”

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一個人如果一生渾渾噩噩,糊裏糊塗,與真理無緣,那就等於白活了;如果堅持不懈地追求真理,一朝得道,即使晚上就死去也無憾,這裏形容對真理的信仰和追求的重要和迫切。

古人認為,人生的價值在於聞道求真,學以致道。仁人君子要知道的東西實在太多,要懂得天道、人道、世道,要知安身立命,知禮明法,知人論世,兼濟天下。孔子感嘆:“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描述出消逝的時光就像這東流的河水一樣,日夜不停流去。

孔子一生“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弘道自強不息,他說:“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他說有些人浪費光陰“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如果一群人整天相處在一起,說的都是無關道義的話,又喜歡賣弄小聰明,這樣的人實在很難走上人生正途啊。

古語云:“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韶光之匆匆易逝,勸勉世人要及早努力,有所作為,勿虛度年華。“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宋代岳飛一曲浩然的〈滿江紅〉,道盡了滿腔愛國的壯志,惜時的可貴。

宋代陸遊一生惜時,勤學並勤寫作,在詩詞、散文、歷史訓詁諸方面都有很高成就,留下九千多首詩詞。他寫道“少小喜讀書,經夜守短檠”,他84歲時還自謙是學問不足的“駑馬”,讀書依舊刻苦,並說“青燈有味似兒時”。

秋夜讀書時:“挑燈夜讀書,油涸意味已,亦知夜既分,未忍舍之起。”冬夜讀書時:“寒生點滴三更雨,喜動縱橫萬卷書”。他還談到讀書尤其重視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勤學,持之以恒:“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另一方面在於躬行,才能真正理 解書中的深刻道理:“善言銘作要躬行,字字微言要力行”,“讀書歷見古人面,好義常先天下憂”。

確實,時間稍縱即逝,然而,對於珍惜時間的人,它卻饋贈以無窮的智慧和財富。“莫向光陰惰寸功”,意在勸勉人們要珍惜當下的每一天,善用眼前的每一秒。把握好瞬間,也就是把握了未來。時間可以將一切不值得後世紀念的事物從人們的心目中抹去,也能讓一切偉大的人和事永遠名垂青史。

如何珍惜時光,在每一個寶貴的瞬間了悟人生存在的意義,對每個人來說,都是極其關鍵的。要抓住有限的時間追尋真理大道,在有限的時間做最有意義和價值的事情,讓那些稍縱即逝的寶貴瞬間變成真正美好的永恒吧。

漢字的智慧,使人從字的意境中,領悟到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進而懂得為人處世的道理。傳統漢字文化演繹著歷代人們敬天信神,對傳統倫理道德的遵守,其歷史使命和偉大意義在於引導人們追求宇宙真理,使生命獲得升華,步入到大道的境界之中,以達天人合一。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