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心靈甘露 > 詩文樂畫

亦知終是有晴時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纖纖

一個生命無論遭受什麼樣的痛苦,都是終盡的時候。每個人在魔難中要有希望和信心。宋朝詩人方嶽的這首《入村》,大概就是要表達這樣的心情和領悟。全文共二十八個字: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桃李不言隨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

“山深未必得春遲,處處山櫻花壓枝。”這裏是說春天是沒有遠近、親疏之分的。即使在封閉的深山,也會在同一時間得到春天的眷顧。詩人在山中,到處可以看到盛開的櫻花,大大的花朵壓在枝頭。

在人中有個諺語叫“山高皇帝遠”是說很多偏遠的地方會出現沒有法治的情況。而春則不同,再近的地方、再遠的地方,都會在得到春天的眷顧。當然也不是那麼的絕對,還是有一個時間差的,這裏只是一個比喻罷了。

其實這句話的內涵之意,是指天理是公平的,不會因為生命的貴賤而區別對待的。

在這裏,詩人或許是受到了某種不合理的待遇,自己心中有些不平。但看到這盛開的花枝時,有感而發,才會說出這句詩的。

“桃李不言隨雨意,亦知終是有晴時。”這裏的桃李就是指的桃樹和李樹,它們並不違背大自然的規則,懂得隨其自然。因為它們明白,即使是烏雲蔽日,都有撥雲見日之時。

詩人的樂觀是值得世人學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