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面對魔鬼誘惑時 您會如何選擇?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許茹

《聖經》中說,人類的第一次墮落,是源於人類的祖先亞當和夏娃受到魔鬼的誘惑,偷吃禁果,從而被上帝逐出樂園。因此,也可以這樣說,人的失足開始於誘惑。而人類所處的這個世界實在有太多的誘惑,包括金錢、地位、美女、青春、才華,在面對這些誘惑時人該怎樣選擇呢?接受這些誘惑真的能滿足人的靈魂嗎?

德國19世紀著名詩人歌德的詩體劇《浮士德》,就講述了人間占星師浮士德在魔鬼的誘惑下的選擇。

一天,魔鬼靡非斯陀在天上與上帝打賭。上帝認為,浮士德不管受到怎樣的引誘、不管如何墮落,他終歸會心向上帝;而靡非斯陀則表示,只要上帝放手讓其自由行事,則浮士德一定會被引誘,並墮落到永遠與魔鬼為伍。於是,上帝答應了將浮士德交予他。

此時年過半百、深覺自己一事無成的浮士德的心中,始終交織著兩種意念:一個要執拗地守著塵世,沈溺在迷離的愛欲之中;另一個強烈地要離開凡塵,向一個崇高的境界飛馳。在內心的仿徨下,他與靡非斯陀簽下了一個契約,即靡非斯陀今生願做浮士德的仆人,為他解愁除悶,幫他尋歡作樂、獲得一切需要;但當浮士德表示滿足的一瞬間奴役便解除,浮士德就屬魔鬼所有,來生便做魔鬼的仆人。

在靡非斯陀的誘導和幫助下,浮士德重煥青春,並俘獲了純潔少女瑪格麗特的芳心。為了能與浮士德在家中尋歡,瑪格麗特接受了浮士德的建議,讓母親服用安眠藥沈睡。孰料,因用藥過量,她的母親竟離開了人世。瑪格麗特悲痛欲絕,而他憤怒的哥哥華侖亭在向浮士德挑戰後,被其殺死。瑪格麗特徹底崩潰了,最終拒絕了浮士德將其救出的請求。傷心的浮士德在靡非斯陀給他身上撒上迷魂川的水後,就忘記了一切罪孽,繼續尋歡作樂。

靡非斯陀通過魔法,讓浮士德受到了皇帝般的禮遇,在幻術中擁有了世上最美的海倫,但這些都沒有讓浮士德滿足。直到有一天,浮士德在通過法力將沼澤化為良田造福百姓後,他的內心才得到了從未有過的滿足。

按照契約,浮士德輸掉了賭註,靡非斯陀因此決定將其靈魂帶走。正在這時,天使們搶走了浮士德的靈魂,並飛回天堂。天使們的理由是:雖然魔鬼在人間的打賭贏了(浮士德找到了永恒的快樂),可是在天上的打賭卻輸了(浮士德最終心向上帝,以行善為樂)。

與歌德身處同一時代的德國浪漫主義作家沙米索也創造了類似題材的中篇小說,書名是《出賣影子的人》。

故事說的是一個叫彼得‧史勒密爾的人,看見魔鬼的手中有一個取之不盡的金袋子,便希望得到它。魔鬼同意了,但交換條件是需要他的影子。於是,彼得出賣了自己的影子並獲得了財富,從而變成了“彼得伯爵”。

然而,讓他始料未及的是,因為沒有了影子,他到手的愛情,變成了全城最大的醜事;他所愛之人一下子從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變成了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周圍的人都害怕、躲避著他。彼得陷入了痛苦之中,白天黑夜都不敢出門。直到一年後,彼得選擇不再和魔鬼做任何交易,並扔掉了金袋子重新做人,才找回了自己的影子,從而獲得了陽光與自由。

較歌德和沙米索晚些時候的英國著名劇作家王爾德,也寫了一篇名為《道林‧格雷的畫像》的小說。小說的主要內容是一個叫道林‧格雷的漂亮年輕人,請畫家霍爾德幫他畫了一幅肖像。不久,他通過霍爾德認識了一位有魔鬼魅力的貴族,名叫亨利‧瓦頓。瓦頓告訴格雷:“擺脫誘惑的唯一方法就是投降於誘惑……抗拒它,靈魂就會隨著向往而生病。”

聽了瓦頓之言,格雷從此坦然接受各種引誘,開始過著邪惡、放蕩的生活。盡管他在墮落的生活中,本身依然保持著原有的青春美麗,但是他的畫像則累積汙點而逐漸變老變醜。在害死女演員Siby Vane之後,格雷接連十八年把各種惡事做盡,以至於他的畫像變得“妖怪般的醜陋”。格雷非常生氣,因此責怪畫家霍爾德,並在憤怒中殺死了他。

此後,他開始後悔,過上了有良知的生活,但他發覺自己的那張畫像並沒有因此而改回無邪的面容。最終,格雷拿起了殺死畫家的那把刀子,用力戳進肖像畫中。當仆人聞聲趕來,發現一個“臃腫而面孔猙獰”的老頭,心臟裏插著一把刀躺在地上,而在其身邊是一幅有著天使般美麗的純潔青年的畫像。

雖然浮士德、彼得、格雷不過是詩歌或小說中的人物,但他們在生活中無疑是有原型的。他們在接受魔鬼誘惑的時候,都選擇了心向魔鬼,在名、利、情的誘惑當中迷失了自己,但前兩人最終擺脫誘惑,選擇獲得精神上的自由,而後者在惡事做絕後才有所醒悟,但為時已晚。他們的選擇對於那些與中共這個魔鬼簽下生死契約(入黨、入團、入隊)、不斷被其戕害的中國人,是否有所啟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