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因果省思 > 因緣啟示

酌古鑒今:精誠之至 孝感神佑(二文)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鄭介文

精誠之至 孝感神佑

清代乾隆甲辰(1784)年,山東濟南常常鬧火災。這一年四月末,南門內的西橫街又發生了大火,火勢自東而西。這條街巷路面狹窄,再加上風急火猛,整個住宅區很快就陷入一片火海之中。

有位張某,他家的三間草屋,就坐落在這條街巷的路北。當大火還沒撲來之前,他原可以帶領妻子兒女,轉移到安全的處所,只因家中還安放著他母親的靈柩。火勢蔓延之際,他們還在籌措如何把靈柩移離火區。瞬息之間,大火逼近,其勢己不能逃出火海了。張某夫婦和他們的四個兒女抱著棺材大哭,誓死要以身為老母親(及奶奶) 殉葬。

當時,濟南巡撫的屬下撫標參將(官職名),正在現場指揮軍隊士兵救火。隱隱約約聽到街北有哭聲,就命幾名標軍,登上後巷屋頂,尋聲救人。標軍找到張家六口人,便從房上垂下一根大繩,讓他們系住,好一一營救上來。張某夫婦,卻大喊:“母親的靈柩在這兒,我們怎能棄而不顧?”那四個兒女也決意不肯離開,哭喊道:“爸爸媽媽要殉身奶奶,我們也要陪同爸爸媽媽死在一塊兒。”猶豫之間,烈焰掩至,標軍等數人只好跳上鄰居的房屋,才得以脫身。當時,人們都以為張某一家六口,連同那三間草屋,必定化為灰燼。眾人望著熊熊烈火,只有長嘆而己。

大火熄滅之後,人們巡視現場,意外地發現張家的三間草屋依舊巍然獨存。原來,當火勢將要撲向張家時,忽然刮起一陣暴風,把火勢卷而向北,繞過張家屋後,燒掉鄰居的一座倉庫,又轉而向西…事後,人們都說:這種現象若非神靈的呵護,哪有可能?

這個故事是乾隆癸醜(1793)年七月,德州書院的張慶源先生,把當時的情形記錄下來郵寄給我(原文作者紀曉嵐自稱,下同)。這和我在《灤陽消夏錄》中記載某寡婦的故事相類似。然而能做到夫妻、子女六人齊心同德,誓死殉孝,實在是難而又難了。常言說:“二人同心,其利斷金”,何況他們是父母子女六人同心呢?

《淮南子•覽冥訓》中,記載齊國一位寡婦因蒙冤受屈不能自解,呼天作證,頓時雷電大作,擊毀景公的臺榭,為她洗雪冤枉。何況張家六口皆是至孝啊!精誠之至,必能感通天地神靈而得到祂的護佑。這個故事聽來奇異,但說它順乎情理也是可以的。

我和張慶源先生並不相識,而張先生卻把此事記錄下來,輾轉郵寄給我,務必使它流傳。張先生的志趣也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把原文加以潤色著錄於此。

孝子尋親 感天動人

寶坻縣的王泗和,是我家的親戚。他曾拿一篇《艾孝子事》的文章給我看,內容說的是:

艾子誠,寧河艾鄰村人。他的父親名艾文仲,做木工養家糊口。有一次艾文仲偶然與人爭鬥,失手把對方打昏在地,艾文仲誤以為打死人命,便畏罪潛逃,就連他的妻子也不知他的去向。後來聽到些傳聞,仿佛說他已出了山海關。

艾文仲出走之前,其妻已有身孕,過了兩個月,便生下艾子誠。艾文仲不知道自己己經有了兒子,而子誠從小都是由母親撫養,也從未見過自己的父親。

等到子誠稍稍長大懂事時,有一天他向母親詢問起父親的去向,他母親哭泣著把他父親出走的原委一五一十地告訴了他。從此,子誠終日惘惘然若有所失。他總是不厭其煩地向母親和親朋鄰裏,詢問父親的年齡、相貌、特征,以及祖輩人的姓名,親戚朋友之間的關系,與他們的鄉裏住址等等。人們見他年歲少,猜不出他打聽這些的真實用意,姑且一一告訴了他。

時光飛逝,轉眼之間艾子誠長大成人,長輩們便張羅著要為他娶親。子誠一再辭謝說:“哪有父親流離失所,做兒子的卻成家立業,安居家室的?”人們才知道他立志尋父。只為老母在堂,暫時不能脫身遠離。

然而艾文仲一去絕無音訊,子誠自幼不出鄉裏,天蒼蒼,地茫茫,到哪兒去找?人們只信他有這份心意,未必能去尋找。而子誠也從未透露他要去尋父,只是努力地經營,盡量多掙些錢,來贍養老母。

一晃過了二十年,子誠的母親因病去世。子誠為母親辦妥喪事之後,便整裝備糧,準備奔赴遼東一帶,去尋找父親。好心的人勸他說:“子誠呀,你父離家己二三十年了,至今存亡難定,你到哪兒去找?還是算了吧!”子誠聽了,噙著眼淚說:“我此行決心己定,如果尋得父親,則父子倆一塊兒回來拜見鄉親。萬一父親客死他鄉,也得背回他的屍骨。若是尋不著他,寧可老死路邊,也決不獨身回來見大家。”眾鄉親無奈,只得與他揮淚送別。

艾子誠出關之後,思忖父親是因逃避命案而出走的,不大可能留連於繁華街市,必是隱匿在荒郊山野。所以,凡深山幽谷,窮鄉僻壤,乃至險阻幽隱的地方,都一一探尋過,但仍蹤影全無。時間一長,他身上有限的錢財也花盡了。他就靠著乞討過日子,繼續尋父。這樣到處奔波了二十年,仍沒有找到父親,但他的決心卻沒有動搖。

一日,他行至馬家城山中,遇見一位老者,老人家憐他窮困饑寒,主動上前和他說話,問明了原委之後,也感動得潸然淚下。便把他帶到家裏,備酒食款待他。這時,有位木匠背著工具走進來,看他那年齡,估計與其父差不多。子誠的心忽然一動,再端詳那木匠的長相,竟和母親平日給他描繪父親的形象相似。不由得拉住木匠的衣袖,哭訴父親出走的原因、年月,並訴說祖上的淵源,及幾門親朋好友的舊事,希冀木匠或者就是自己的父親。

那木匠聽了現出驚愕、悲淒的神情。想要相認,又懷疑自己離家出走時,並沒有兒子。子誠猜透了他的心思,就把他從出生到為母親養老送終的經歷述說一過。那木匠號啕失聲,於是父子相認,抱頭痛哭。

原來,艾文仲不斷輾轉逃避,才來到這馬家城山,已有四十多年了。他又改名換姓為王友義,所以尋訪無跡。直至此時,才偶然相遇。那位老人被子誠的孝心所感動,積極為他們父子還鄉想方設法。但艾文仲在外飄泊日久,負債尤多,一時難以脫身。子誠又匆匆忙忙奔回家鄉,變賣了部分家產,又向親友借貸了一部分錢,湊足百兩銀子,返回馬家城,還清了父親的債務,父子這才同歸鄉裏。七年後,艾文仲壽終正寢。

子誠迎父還鄉之後,才娶妻成家。如今他已經有了四個兒子,個個聰明能幹,勤儉持家,生活得滿不錯。明朝時,文安縣有個王原,曾尋親於萬裏之外,他的子孫後代,繁衍興盛,至今稱為望族。子誠的故事與王原的事跡相類似,想來上天同樣會使艾家繁榮昌盛的。

王泗和說:“艾子誠是我的佃戶,他所住的村莊,離我的別墅僅僅二裏地。我很器重他,因問明他千裏尋親的經過詳情,梗概地寫在這裏,以供讀書人以及士大夫們參閱,讓人們知道鄉裏田隴之間,也有這樣品德高尚、至賢至孝的人。”時年乾隆癸醜(1793)九月十一日記敘。

按:子誠千裏尋父,偶然相遇,父子團圓。這故事的情節,又和《宋史》所載朱壽昌尋母的故事相類似。似乎皆有神助,非人力所能為。只因精誠之至,故能感天地、動鬼神。說是人力所為,也合乎情理。

(均據《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