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古城德累斯頓感受中國傳統文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新生4月16日訊】(明慧記者楊思源綜合報道)二零一零年四月十四日的神韻晚會給德國德累斯頓的觀眾們帶來了真正的中國傳統文化。人們不僅對優美的舞蹈、獨特的現場伴奏、壯觀的天幕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晚會傳遞的信息、展現的中國傳統文化更讓人贊嘆。國會議員: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歷史的視角
德國基民盟國會議員貝爾曼女士(Veronika Bellmann)和先生一起觀看了神韻晚會,她認為看神韻晚會是一個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以及歷史的好機會。
![]() 國會議員貝爾曼女士和先生:了解中國文化的新視角。 |
貝爾曼女士談到自己來看神韻的初衷:“我的工作和中國有關系,不僅是中國大陸,還有臺灣、西藏,這些地方的政治背景完全不一樣,所以我也想了解文化背景,因此我來觀看這場演出。”看完後,她談到:“(神韻演出)是了解中國民族傳統、歷史、文化的一個很有意思的視角。”她覺得神韻的音樂和舞蹈都非常出色。
貝爾曼先生也認為神韻給了他全新的視角:“這是獨一無二的演出,一個全新的透視文化藝術的視角。這是我第一次接觸,而且是現場的。”
市長:絕對會向別人推薦神韻演出
安德烈·艾爾勒(Andreas Erler)是距離德累斯頓三十公裏的比朔夫威達市(Bischofswerda)市長。他看到了神韻傳單後就和太太一起買了票來觀看演出。
![]() 市長艾爾勒夫婦:要向別人推薦神韻。 |
艾爾勒市長談到過去自己對中國文化了解很少,但是今晚的演出讓他了解了很多,很有感觸。神韻的藝術表達方式讓他很容易能理解舞蹈背後的故事:“藝術表現手法和我們這裏是不同的,但是很有感染力。不用借助解說,我就能看懂演了什麼故事。”
他自己在東德的經歷讓他非常理解神韻演員們的付出:“這場演出,包括其中表現信仰的部份,對我來說並不陌生。我們當時的東德一直到一九八九年都在極權統治之下。所以我完全理解這些海外的中國人帶來的演出,所付出的巨大的努力。”
市長夫人阿那麗薩·艾爾勒贊美晚會:“一流的舞蹈,絢麗的色彩,還有服裝和伴奏……這一切極具藝術性地完美地組合在一起,很不容易。那些舞蹈演員們,還有天幕,配以字幕,我很喜歡。”
最後市長表示,他絕對會向別人推薦神韻演出。
作家:值得大大稱贊的演出
德國作家哈拉爾德·施多博博士(Dr. Harald Stöber)和夫人希爾迪佳德·施多博(Hildegard Stöber)曾去過世界上一百六十多個國家,也去過中國五次,但是他從未看過神韻這樣的演出:“演出令人出乎意料!服裝色彩斑斕,舞蹈技巧是絕對的頂尖,絕對頂尖!這樣的演出我還從來沒見到過,在中國也沒有,這裏當然也沒有。我得說,這場演出值得稱贊,非常值得大大地稱贊。演出太精彩、太迷人了。”
![]() 作家施多博博士:遊歷一百六十國,從未見過如此精彩的演出。 |
施多博先生對天幕的印象也很深刻:“天幕背景很壯觀,很優秀。制作非常傑出,所有的還都是三維動畫,每一幕場景都給人印象深刻。我從來沒想到,天幕背景和舞蹈演出可以這樣完美地結合在一起,真的令人印象非常深刻。”
他認為東西方樂器的結合讓人更能理解中國音樂:“東西方樂器的結合,我覺得很好。利用好樂器,也是一個途徑,讓人更好地理解中國音樂。說實話,在中國聽到的傳統音樂,對我們來說並不容易理解,有點太難 了。而且當聽到不易懂的音樂的時候,要理解背景就更難了,真是挺難的。而東西方樂器的結合,為我們架起了一座橋梁,使我們能更好地理解那些音樂。”
二胡的奇妙也讓他出乎意料:“二胡我也喜歡。真是想不到,兩根弦就可以組成這樣動聽的樂器,非常出乎意料。”
施多博先生了解亞洲,也知道唐僧取經的故事,因此最後一個節目給他留下了最深的印象:“當演到佛法經書傳遍中國的時候,讓我印象深刻,這是讓我印象最深刻的部份。”
企業家:在舞蹈中看到中國傳統文化
來自德累斯頓的企業家魯迪先生和未婚妻一同觀賞了神韻在德雷斯頓的第一場演出,演出一結束他和未婚妻就立即起身鼓掌。
![]() 企業家魯迪:中國的傳統文化貫穿在所有的舞蹈當中。 |
魯迪先生談到神韻超出了自己的期待:“我發現今晚的演出帶給我的比我所期待的要多得多,因為中國的傳統文化貫穿在所有的舞蹈當中。而且一切都是那麼的美,從絢麗的色彩到細膩豐富的情感的表達。一切都象詩一般展現在舞臺上。”
魯迪的未婚妻也從神韻中感受到另一種文化:“這真是一場從未有過的美好經歷。開演五分鐘之後,我就沈浸在另一個文化世界裏。我完全接受了這種文化,發現是那麼的美。特別是我的心被打開了,我進入了一個更加廣闊的世界,一個更高的空間層面。”
魯迪先生表示下次還要看神韻:“我們下回一定再來。這真是太美了!”
大陸留學生:看完神韻有榮譽感
一位中國年輕人在朋友的推薦下特意從柏林趕到德雷斯頓觀看演出。在每個節目之後都熱烈鼓掌。演出結束時,他站起身來,長時間地向舞臺上的神韻藝術家鼓掌致敬。他向記者表示,自己剛剛出國半年,正在德國學習語言,這次是經朋友推薦來看神韻的。他說:“這個節目反映了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用傳統歌舞體現了一種中華民族的精神,我非常喜歡這種方式。看完節目,感到很振奮,有一種榮譽感,作為中華民族的後裔,我們很自豪。”
發稿:2010年4月16日
更新:2010年4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