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新唐人晚會的“背景”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冷若水

【明思網】現在在紐約的華人社區裏,新唐人電視臺的全球華人新年晚會已經成為了一個熱門事件,很多人都知道了有這麼個演出。

人們的反應也不相同,有人還在考慮;有人開始買票,送親友以及公司同事,也有人覺得節目不錯,但是太忙去不了,覺得很可惜。也有人覺得:“我從來就不喜歡什麼晚會的東西”。晚會有“背景”。

再問他為什麼,回答是晚會裏有些跟法輪功有關的節目,所以晚會有背景。

聽到這種反饋,令人感慨。黨文化對中國人的影響,何止在文藝領域!

盧浮宮和西遊記

法國巴黎的盧浮宮是世界級的文化景點,裏邊收集的油畫,不管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是世界之最,中國人到法國旅遊是必去的。盧浮宮裏邊的一層和二層,從歐洲早期的繪畫開始到意大利文藝復興期間的歐洲各國繪畫,超過半數的作品,其主題和場景都是基督、聖母、天使、聖徒殉難、羅馬帝國迫害基督徒等等與信仰宗教有關的事件。不光西方人不會認為盧浮宮有“羅馬教廷背景”,中國人不管他能不能欣賞畫作,也不會認為盧浮宮被中共眼中的“一直反華反共的梵蒂岡羅馬教廷”操縱利用從而不去看盧浮宮。

成書於明代的<西遊記>講的是取佛經的故事,取經的原因之一就是當時的中國“(南贍部洲)者,貪淫樂禍,多殺多爭,正所謂口舌兇場,是非惡海。今有三藏真經,可以勸人為善”。明代是道教興盛的年代,如果當時的中國人按照這種黨文化中的“背景”觀念,西遊記肯定要被東廠以““西方反華勢力抹黑中國形象,破壞本土文化的理由”禁掉。

不管是傳統文化中的中國人還是現代的西方人,都不存在這種藝術表演有背景,

藝術表演被別有用心的人利用的觀念,那中國人為何今天有這種“看似自然”的反應?

觀念的來源

黨文化本身是與中華文化對立的,在中共對中國統治中,黨文化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改變中國人的思維和看問題方式。這種習慣性的黨文化思維形成之後,看問題就自然起作用。對於藝術表演有背景,被人利用,有其他目的的思維來自於黨文化中的“創作習慣性離不開黨”。中共公開宣稱文藝要為政治服務,並利用層層的宣傳機構和組織來保證這種服務,所以,創作的出發點就決定了文藝是黨文化的宣傳品。這也是中共一直在批判“為藝術而藝術”的原因所在,黨文化中的文藝的確是有背景有目的的。人們當然不喜歡這種捆綁在文藝上的洗腦,但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來到了海外的人們卻把這種本能的排斥引伸到其他沒有黨文化的藝術演出上。

人都單純過,相信過,真心付出過。但在那一幕幕潮起潮落的運動中,或者自己整過人,或者被人整過,或者今天整別人,明天又被別人整,或者看到別人整別人,或者看到別人被別人整,或者昨天挨人整,今天整他的人又挨他整…。在中共和黨文化造成的不相信道德、不相信神明、不相信天理的社會裏,似乎只有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別人,去提防別人,才可能換來一點安全感。長期下來,這種敵視防範心理就成了人們潛意識裏的習慣性想法,戒備別人成了社會的常態。

對法輪功的態度

在中共99年開始迫害之後一直用謊言誣蔑法輪功的大前提下,聽到了這些負面宣傳,相信了謠言的人們自然會自我保護,“我不喜歡法輪功”;“跟法輪功保持距離”這類看似有道理的看法,是來源於戒心和外來的欺騙,而不是自己經過了解分析,理性判斷得來的結論。

果真是這樣嗎?1993 年兩次在北京舉辦東方健康博覽會。1992年第一次,法輪功被譽為“明星功派”。1993年第二次博覽會,法輪功創始人被聘為博覽會組委會委員,被授予大會唯一的一個最高獎-“邊緣科學進步獎”。1998 年下半年,喬石為首的部份中國全國人大離退休老幹部,對法輪功進行了數月的詳細調查研究,得出“法輪功於國於民有百利而無一害”的結論。1999年中共開始迫害前,據統計在中國有約一億人修煉法輪功(中共官方承認有7千萬,超過了中共黨員的總人數)。從96年開始,紐約中領館和駐聯合國的官員曾競相邀請法輪功創始人前去講法。

從另一個角度說,中共發動的迫害將近八年,按照有名有姓的數據看,可以說每天都在死人。然而,法輪功不但沒有消失,中國大陸的煉功人在手無寸鐵面對整個國家機器的鎮壓下仍然堅持信仰,這已經顯示法輪功的不尋常之處了。如果晚會中有用藝術形式表現迫害內容,有人看到還覺得反感,這涉及了一個最起碼的有沒有同情心的問題。上網看報紙看到華人被歧視虐待,想來人人心裏都不太高興,可是現在許多同胞就因為煉功被打死,你看到還覺得討厭,你都不同情別人,這樣的人怎麼值得別人同情呢?

“背景是什麼”才是問題

四大文明古國之中,唯有中華民族面對內憂外患,一直延續到今天,原因何在?正因為中華民族的文化中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其精華代代相傳:“善惡有報”是社會的常識;“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是為人的起碼美德;“忠孝節義”是人生於世的標準;“仁義禮智信”是人的道德基礎。新唐人晚會上曾經演出的“精忠報國”正是這些中華傳統價值觀和道德中的一頁,也正是人們所向往欣賞的境界。藝術背後都有創作者的價值觀,有背景本身不是問題,“背景是什麼”才是問題。歌頌“真善忍”和神的背景不是很好嗎?歌頌殺戮和鬥爭的背景不是很壞嗎?如果說這臺晚會有背景,那麼這使得新唐人晚會成功的“背景”正是中華文化中的精華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