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萬古機緣

專訪:英國曼大獲獎的中國女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19歲的沙米在曼徹斯特大學的畢業典禮上。(大紀元)

【明思網】(大紀元記者淩溪采訪報導)應邀接受采訪的沙米如約而至,帶來的不是記者預期的自信滿滿,而是一臉的靦腆和害羞。眼前的女孩穿著淡黃色的衣裙,秀氣的臉蛋上了淡淡的妝,顯得端莊得體,儼然一朵亭亭玉立的荷花。本想給她照張相,沙米答應著,清秀的眉宇間掠過一絲不自然,顯得很難為情,記者只好作罷。

<學媒體的緣份

打開話匣子後,才知道沙米從小和做媒體就很有緣份。小學二年級的時候,沙米從幾千人中脫穎而出,被選進北京電視臺影視班培訓了兩年,在電視臺主持過幾期兒童節目,還給動畫片配音。沙米所在的是一所重點學校,國外的樂團、政府機構到學校參觀的時候,她還擔綱英文主持。但對於這些拋頭露面的事,沙米只是一語帶過。

“這些事情做多了,感覺到不屬於自己,更喜歡的是幕後制作的事情。”

沙米對文學很感興趣,喜歡去圖書館看書,寫散文,曾想當一名作家。也許是得益於大量的閱讀,沙米的成績在年級裏一直名列前茅,而且品學兼優。在記者看來,這段不平凡的經歷,應該順理成章地為她日後選擇研究傳媒鋪平了道路,但是沙米並不完全認同。

8歲的沙米。(大紀元)

“9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我的心情一時跌倒了谷底,”沙米緩緩說道,清澈的眼眸中透著一股認真,“但是後來,我不僅心情恢復平和了,而且成績更好了,是因為我找到了自己的信仰——法輪功。”

沙米10歲時,離異後的媽媽情緒低落,還患上了心肌炎,四處求醫無門。偶然的機會,媽媽的同事向她介紹法輪功,媽媽一試,效果非常好,就認真地煉起來,不僅身體好了,心情隨之也愉快起來。女兒沙米有機會看到了《轉法輪》原著,一看就愛不釋手,覺得寫得非常的好。

當時公園裏有煉功點,於是母女倆每天早晚和周末都去煉功,日子過得很充實,其樂融融。煉功點的其他人也是一樣,無論嚴寒酷暑,大家都堅持去。

記者好奇大家為何如此堅持,沙米不加思索地答道:“因為這個法正。當時來的有已經工作的人,有學生,有老人家,甚至還有他們帶來的孫子孫女。忙了一天之後,大家之所以願意來,是因為煉完功後,交流的都是高尚的事情。以前,人們難免會為在單位、學校和家庭中的摩擦和冤屈感到憤憤不平,煉了法輪功之後,大家交流的是如何找自己的原因,那種坦然和真誠感染著每一個人。如果讓我來形容,就是這個場很純凈,是一塊凈土。”

然而,99年7月開始,整個中國社會對法輪功的宣傳突然180度大轉彎,惡意攻擊四起;警察還到公園守著,不讓他們去煉功,誰煉就抓誰。這讓沒有經歷過文革的沙米感到非常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同時感到很壓抑。

“但這也是個好機會,讓我開始想研究中國媒體到底是怎麼回事,”沙米說道,“中國現有的是專為政權服務的黨控媒體,所以老百姓才會受騙。”

人小志不小

那一年,報名曼大傳媒專業的有500多人,其中只有17人入選,除沙米外都是英國人。那年沙米只有16歲,是班裏最小的。三年後畢業時,只剩14人,沙米是佼佼者。

沙米的導師告訴她,這個專業錄取學生的標準取決於學生個人的能力,沙米在個人自述中談到的對中西兩種媒體機制差異的思考,以及過去的經歷,讓導師們認定了她正是他們想要的學生。

然而求學之路並不是那麼一帆風順,在英國沒有接觸高中或預科課程的沙米,感到在曼大的學習是一種全新的體驗,一開始她連怎樣做筆記都不會,甚至懷疑自己能否讀完。但是憑著一股毅力和認真,她堅持下來了。但大一結束時,成績並不出色。

大二的時候,學業的難度一下子加大了。沙米思考著要做自己的項目研究,自然而然地,她選擇了研究中西媒體機制的不同。然而,除了花時間在圖書館做大量的閱讀之外,沙米在業余還為一個獨立華人國際廣播電臺做義工——這對性格內向的沙米來說是個嚴峻的挑戰,但是卻深深地吸引著她,“因為這個電臺的宗旨,是讓普通中國老百姓能夠發出他們在國內無法發出的聲音和冤屈。”沙米說道。

沙米發現,電臺的義務工作和自己的學業並沒有沖突,相反,還幫助她對一些社會的問題看得更深入。大三畢業時,沙米的畢業論文《中國媒體在政治和市場兩種壓力下如何運作》,讓導師們刮目相看,也讓她一舉獲得科系的“社會學獎”。

大學畢業的沙米其實還是個童心未泯的女孩(大紀元)

生活中的小“大人”

如果以為沙米的成功是因為她只專註學業和研究課題,那就錯了。沙米的生活,並不只有學習,日常生活、信仰、義工和社交都各占一席之地。

沙米的媽媽在英國工作,但是卻是在離她很遠的城市。學習之余,沙米要自己妥善安排好飲食、合理支配用錢。

沙米在電臺的義務工作,包含了采訪、收集資料、編輯、寫稿、制作節目等環節,她要在顧及好學業的前提下,分配好時間和精力。

在大學的社團裏,沙米是法輪功協會的主席,每周開設免費教功班。為了讓人們了解迫害中真實的法輪功,要定期舉辦人權探討會,還經常參加講真相和請願活動。

英國的大學生群體裏,有不少人染上抽煙喝酒甚至吸毒的惡行,沙米不僅能很好地控制自己,而且還能顧及和大家的正常社交。

正值青春年華,沙米沒有象很多同齡人那樣享受生活。矛盾的是,她所努力做的,是與她的年齡和性格不相稱的事情;可貴的是,她在各方面都能做好。對此,沙米的回答簡單樸實:“我是煉法輪功的,師父讓我們無論在哪個崗位都要做個好人。”這時,沙米的謙和恬靜,讓人覺得這個女孩在生活中也許沒有牡丹的艷麗奪目,卻擁有荷花般恬淡優雅的品質,香遠逸清。

勇於求“真”的女孩

沙米感慨中共迫害法輪功所造成的大環境,讓她一時間成熟了許多。法輪功提倡“真、善、忍”,沙米認定:為敢於說真話的電臺做義工是件非常有意義的事情。

“大陸需要一個真正獨立的媒體。只有這樣,老百姓才能發出真正的聲音,了解社會的真相,做出真實的判斷。這對中國人來說,才是真的好。”

記者假設道:如果沙米的生活經歷中沒有找到信仰,自然就不會感受到這場迫害的壓力,在相對寬裕的環境下,她是否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如果我一帆風順地走過來,到今天也許不一定能拿這個獎。我不贊成這場迫害,但是在迫害發生的大環境下,當時我處在這麼小的年齡,卻不得不去面對社會中這黑暗卻又真實的一面,這才引發了我真正的思考,最終促成我的研究達到這樣的深度。也正是在這種環境下,我也想努力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其實真正跨出了那一步,我的內向和害羞也就不算什麼了。”沙米說道,稚氣的臉蛋顯得很凝重。

在采訪的最後,沙米告訴記者她想做一名新聞記者,希望以後能開辦自己的雜志社。憑著這股認真和堅毅,相信她一定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