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善忍、真善美、或真善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李瑞木【明思網】真善忍、真善美、或真善愛,一字之差,區別何在?首先談忍,“忍”字心上一把刀;刃割舍也,心執著心也;忍就是割舍執著心的功夫。
耶穌說:“你們聽見(舊約摩西律法)有話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只是我告訴你們、不要與惡人作對;有人打你的右臉、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有人想要告你、要拿你的裏衣、連外衣也由他拿去。有人強逼你走一裏路、你就同他走二裏”。彌勒菩薩偈頌:“老拙穿衲襖,淡飯腹中飽,補破好遮寒,萬事隨緣了。有人罵老拙,老拙只說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吐在面上,隨他自幹了;我也省力氣,他也少煩惱。這樣波羅蜜,便是妙中寶,若知這消息,何愁道不了”。這二段話都在談忍。
由於耶穌及彌勒菩薩都只講忍,沒有講出為什麼要忍的道理,常人多認為這種忍是“忍氣吞聲”或“打落牙齒和血吞”的忍;頂多也只是“好漢不吃眼前虧”、“忍辱負重”、“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或“小不忍則亂大謀”的忍。難免忍得心不甘情不願,忍得眼淚往肚裏吞,忍得夜枕難眠,與神國之理相去甚遠。
法輪功創始人李洪志老師,從高於常人層次“得與失”的法理來解釋忍:如同物質不滅或能量交換定理,常人以不正當手段所獲得的情、欲、愛、美、權、名、利、位等,是以自己的德去交換對方的業,而失去的一方則是以自己的業去交換對方的德。因此,常人社會中不正當的得,往往是失,而失又往往是得。常人也許會認為這又是另一種阿Q式的忍!但修煉者透過割舍執著心、提高心性、與煉功,都能達到消業與祛病健身的效果,親身體驗這種德業交換的得失因果關系,而學到這個妙中寶,對常人所不能忍的事情,很自然地就能坦然處之了。
其次談美與愛:法輪功講慈悲心,不強調美與愛。因為慈悲不受情的影響,而美與愛源於情,情與欲(廣義的欲、不限性欲)又難以分割。明月、青山、綠水、花草、樹木、俊男、美女都是詩人、文學家、小說家、畫家、或攝影家描述“美與愛”的最佳題材。但是,美與愛往往隨情欲飄蕩,沒有固定的標準。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同樣一朵花、一支草、一只鳥、一輪明月、一位俊男、一位美女,可以因時、地、人、情、愛、欲而產生不同的心景。情人眼裏出西施,可見情欲是美女俊男的重要基準之一。裸體像與裸體畫之所以美,與人的情欲有關;中世紀歐洲的裸體像與裸體畫中的裸女都是肥胖女人,因為當時糧食嚴重不足,貧窮女子骨瘦如柴,引不起男人的情欲;富裕女人身體肥胖,娶這種女人可以一生不愁吃穿,人見人愛。現代糧食充足,肥胖與疾病相關,清瘦型的女子深受男人青睞,因此比較有機會成為美女、明星、或名模。
愛會產生占有欲,因此,愛很難沒有條件。各宗教的神愛世人,以人信神或愛神為條件;人如不信或愛神,不論你行多少善事,都要下地獄!神保佑世人,以世人的敬拜、獻金、供奉大小為基準;敬拜愈虔誠、供奉愈豐盛、福報愈大。情人之間的愛,多以對方愛我為條件;父母愛子女,多以子女聽話孝順為前提。
愛與情欲如影隨形,愛與恨也僅是一紙之隔。問世間情為何物?咋天還在甜言蜜語、卿卿我我,今天翻臉如翻書,已提出分手或離婚的要求!今天還是一對恩愛鴛鴦,明天已是天人永隔!真是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盡期!愛人或物,很容易愛不釋手,不借代價、得之而後甘心,得不到則不惜傷之、毀之、或殺之。愛常伴隨“得不到愛”的恐懼及煩憂,而患得患失。愛很容易產生失愛之痛、失眠之苦、憤怒之情、怨懟之僧、愛則欲其生、恨則欲其死。可見“愛、欲、情、仇、憂、懼、恨、怒”經常糾纏不休,是常人煩惱、憂傷、焦慮的主要來源,是身心健康的重要殺手。破除對“愛、欲、情、仇、憂、懼、恨、怒”的執著心,健康問題泰半獲得解決,這是修煉法輪功能祛病健身的重要原因之一。
愛如果沒有“真善忍”為基礎,往往會變成恐懼、憂傷、憤怒、仇恨、溺愛、盲愛、狂愛、或亂愛。多少父母因溺愛而毀掉孩子的前程!多少常人因愛而徹夜難眠或怒氣難消?多少情人夫妻因愛而毀對方的容!多少信徒因愛神而殺害異教徒!愛黨愛國永遠是政客喜愛操弄的口號,多少人因愛國愛黨而催毀了他所愛的國家或政黨的命脈、人民的幸福、及世間的真理善行?
佛教(尢其是禪宗)認為“情、欲、愛、美、權、名、利、位”等,如雷、電、夢幻、泡影、一切皆空。釋迦牟尼要求他的弟子放棄親情財物,領著弟子要飯、化緣,人家給什麼就吃什麼。佛家的十二頭陀苦行:第一著百衲衣(左補右補的舊衣),第二僅有三件衣服,第三托缽乞食,第四次第循乞,第五日中一食,第六節量食,第七過午不飲漿,第八住寂靜處,第九樹下住,第十露宿住,第十一冢(墳墓)間住,第十二睡不著席(常坐不臥)。就是要人看破紅塵,出家修行。
耶穌也有類似的主張,要求信徒放棄對家庭、錢財、房屋、田地、及親情的執著:“有一個文士來、對他說、夫子、你無論往那裏去、我要跟從你。耶穌說、狐貍有洞、天空的飛鳥有窩、人子卻沒有枕頭的地方。又有一個門徒對耶穌說、主阿、容我先回去埋葬我的父親。耶穌說、任憑死人埋葬他們的死人、你跟從我罷。耶穌差這十二個人去、吩咐他們說:腰袋裏、不要帶金銀銅錢。行路不要帶口袋、不要帶兩件褂子、也不要帶鞋和-收齲忝俏蘼勱且懷恰⒛且淮濉⒁蛺搶鎪嗆萌恕⒕妥≡謁搖⒅弊〉階叩氖焙頡D忝且辣肝氖浚嗆麼┏ひ掠渦小⑾舶嗽誚質猩銜仕前病⒂窒舶崽美鐧母呶弧Ⅲ巰系氖鬃?路加20)。耶穌看著他、就愛他、對他說、你還缺少一件.去變賣你所有的、分給窮人、就必有財寶在天上.你還要來跟從我。有錢財的人進神的國是何等的難哪。駱駝穿過針的眼、比財主進神的國、還容易呢。我實在告訴你、人為我和福音、撇下房屋、或是弟兄、姐妹、父母、兒女、田地。沒有不在今世得百倍的、就是房屋、弟兄、姐妹、母親、兒女、田地、並且要受逼迫.在來世必得永生 (馬可10)”。因此,很多神父選擇到修道院修行。
但法輪功不要求你到深山老林中修煉,也不要求你拋棄情、愛、美、權、名、利、位等東西,因為這些都是實實在在具體存在的東西,不是空無所有。空是執著心全無的意思,看淡或割舍執著心就是忍的功夫,法輪功不要求你拋棄它,只要求你透過修煉慢慢看淡它,不可用違反“真善忍”的不正當方法得到它。簡言之,法輪功沒有宗教形式,不要求你拜神供佛(不修心性、拜神何用),不要你的獻金或學費,只要求你在常人社會中修“真善忍”及煉功。
本文刊載臺灣聯合網(taiwanun.com) 上的李瑞木綱站 , 轉載請註明出處。
發稿:2006年2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