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沙:非典型思考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流沙【新生2月14日訊】從“非典”到“禽流感”,不到一年的時間。如果沒有現代醫學技術和暢通的溝通機制,單此兩種病毒會奪走多少人的生命,難以估計。
“非典”過後,我們反思人類生命的脆弱和現代技術局限性,但隨之,果子貍開禁,廣東等地的野味市場也日益火爆,人們仿佛認為這是上蒼給人類開了一個玩笑而已,所謂的“非典”成了一種記憶。人們照樣食用果子貍,照樣吃烤老鼠,對於生命的敬畏淡薄如此,若是“非典”是個惡魔,也該讓它吃驚不小了。
這個世界的平安和災難應該搭配而來的,造物主創造這個世界的時候,肯定考慮過了,一份平安,就搭配一份災難。這樣才能啟迪人們生命的可貴。
但,在“非典”這樣可怕的疫情中,我們學到了什麼?
現在,禽流感來了。它的可怕程度可能要比“非典”高。世衛組織警告說,如果不加以防治,它的危害性要超過“非典”。泰國的禽流感已導致數名兒童死亡,而國內已被證明出現禽流感。它的蔓延速度,並不比“非典”慢。
去年春夏交接之際“非典”肆虐時,我們以中世紀歐洲的大瘟疫為喻,當禽流感襲來時,我們是不是又應該重提“大瘟疫”這三個字。
在過去的2003年各大媒體盤點中,幾乎都出現了“不尋常”這三個字。新年伊始,禽流感也註定這一年肯定又是“不尋常”。
在人類歷史上,人類飽受“天災人禍”的折磨。瘟疫、疾病、戰爭,一次次讓生靈塗炭。
但在與天鬥、與地鬥的歷史中,惟獨沒有想到人類應該“慎獨”,敬畏自己的生命。與“天地鬥”的樂趣是無窮的,那是偉人說的。但這種樂趣如果僅僅只是快感,人類就顯得無知和狂妄了。
社會發展至今,除卻人禍之外,現在至少有下列幾種病毒足以致人於死地,它們是:“癌、非典和禽流感”,對於後兩種,比癌更可怕。
醫學上說,癌是可治的,而如果精神“患癌”就不可治了。一個患癌的人如果精神上垮掉,那再好的藥物也無法挽救他的生命。如果我們在遭遇了“非典”和“禽流感”之後,還不知道如何讓自己與自然和平相處,還不明白一個人的生命在大自然中其實與螞蟻相平等的道理,那麼,我們的思想就已患了“癌”,這種思想癌,會把我們推向更多無法根治的病毒的汪洋大海中。
發稿:2004年2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