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發現的亞原子粒子對誇克理論提出挑戰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莫弘毅【新生5月6日訊】據5月1日新科學家網站報導,物理學家在斯坦福線性加速器(SLAC)上發現的理論上預言的新粒子,但是新粒子的質量顯著小於理論預言值,對“誇克相互作用理論”提出了挑戰。
誇克是組成中子質子等粒子的亞原子粒子。新發現的粒子名為DS(2317),物理學家認為它屬於粲-奇異誇克介子。粲誇克和奇異誇克是兩種不同的誇克,它們和它們的反誇克組成粲-奇異誇克介子。利用誇克之間的強相互作用模型可以計算出這些介子的質量,計算出的粲誇克和反奇異誇克組成的DS介子質量約為2500兆電子伏。但是測量到的粒子質量比算出的DS的質量小了10%。卡內基梅隆大學的實驗粒子物理學家若依.布裏葉(Roy Briere)博士說:“這些看起來確實是真實的 --雖然結論令人吃驚,但是他們對得到的數據作了所有正確的處理。”
物理學家目前還無法解釋新粒子質量與理論預言的偏差。如果結論被證實,意味著現在的誇克理論存在重大的缺陷。
參考資料
http://www.newscientist.com/news/news.jsp?id=ns99993687
(正見網)
發稿:2003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