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道德升華緣歸大法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見仁見智 > 雜談隨筆

分蘋果的啟示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曉勤

【明心網】美國一位心理學家為了研究母親對人一生的影響,在全美選出100個人,分別去信給他們,請他們談談母親對自己的影響。有一封信來自監獄一位服刑的犯人。

那位來自監獄的犯人在信中這樣寫到:小時候,有一天媽媽拿來幾個蘋果,紅紅綠綠,大小不同。我一眼就看見中間的那個,又紅又大,非常想要。這時媽媽把蘋果放在桌子上,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剛想說要最大最紅的那個,這時弟弟搶先說出我想說的話。媽媽聽了,瞪了他一眼,責備他說:好孩子要學會把好東西讓給別人,不能總想著自己。於是,我靈機一動,改口說:“媽媽,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最大的留給弟弟吧。”媽媽聽了非常高興,在我的臉上親了一下,並把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獎勵給我。我得到了我想要的東西,從此,我學會了說謊。

這個故事讀來讓人略起傷感和感嘆,其實在我們的成長中或許也都有過類似的經歷,也許有人會覺得這種很具“中國特色”的教育方法,很不可取。不過到底錯在哪裏呢?

筆者認為善良和為他人著想應該是人的本性,不管什麼教育方法都應該以啟迪人的善良本性為目的,故事中的母親,希望孩子學會遇事先想到別人,本意是非常好的,然而,她采取的辦法卻違背了她的本意,希望得到大的蘋果是人的私欲,當她用滿足孩子私欲的辦法來刺激孩子為他人著想時,是矛盾的,實際是加強了孩子對私欲的渴望,那麼以滿足私欲為目的而做出的為他人著想的表現必定是虛假的。無論是得到大蘋果的孩子還是沒得到的孩子,他們學到的是如何得到,而不是如何發自本性的為他人著想,從而把為他人著想當作是一件美好聖潔和快樂的事情。

從另一方面講,當這位母親對一個孩子充滿關愛和贊賞而對另外一個孩子帶有憤恨地惡意責怪時,她實際上在用自己的惡的一面的行為影響孩子們,使孩子們在無形中學會了用惡的一面和仇恨的心理去對待別人。

當善良深深在孩子心中紮根時,行為的表現必然是溫暖美好和純潔高尚的,否則便是虛偽的。而用來啟迪孩子高尚品格的方法,也應該是善的具體表現,善是美好純凈的,她的力量可以融化一切不善,帶給人陽光和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