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與生存環境--大氣汙染與全球氣候變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周正【新生12月13日訊】人們都知道現代社會的環境汙染,然而很少人去思考過它的嚴重程度,以及對我們和後代生活方式、生存環境的影響。 最近,《科學》雜志連續4期以“地球的狀況” (State of the Planet)為題發表了多篇這一領域的學術論文;《自然》雜志也在12月4日有數篇這類文章,指出這一問題已迫在眉睫。
在12月5日《科學》雜志上一篇題為“全球空氣質量及汙染”(Global Air Quality and Pollution)的文章中,日本科學家Hajime Akimoto研究了環境汙染及現代交通工具對大氣、農業、生態環境的嚴重影響。比如,氣溶膠(Aerosols) 以及氮氧化物 (Nitrogen Oxide)是一些已知的汙染因素。而且,亞洲地區的汙染已經超過北美和歐洲。文章作者指出,很顯然改善空氣質量需要全球各國的努力。
發表在同一期《科學》雜志上題為“當代全球的氣候變化”(Modern Global Climate Change”)是報道了美國“海洋及大氣管理局”(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科學家的研究成果。文章中指出,當代社會的氣候變化主要是人類的行為引起的。具體來講,石油及礦業的開采,能源的利用,土地的不合理使用,都會改變大氣的成分。
報道中說,盡管人們對氣候變化的研究有所進展,但還存在許多未知因素,比如氣候變化的速度會有多快。這些未知因素使得科學家們尚無法預測氣候變化對人類帶來的後果到底有嚴重。
大氣汙染和全球氣候變化還在加劇,這也意味著我們正在給人類未來的生存造成越來越大的難度。因此,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一問題也就成了刻不容緩的事情。
(正見網)
發稿:2003年12月13日
更新:2003年12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