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江澤民訪德難避人權問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早在中國國家主席到達德國首都之前,德國媒體就已經表現出不同尋常。以往中國高級政治領導人來訪,德國媒體總是主要從德中經濟貿易關系入手,向公眾分析德國會從中國極大的市場當中得益多少。敏感問題比如人權問題向來都放在公眾關註的最後。但本周一,幾乎所有德國媒體都把注意力放在了中國人權現狀上。執政的綠黨主席羅特上周末就公開提出德國政府必須開誠布公地和中國國家元首討論人權在中國受到侵犯的問題,德國在野的各黨派也都提出類似的要求。
本周一中歐時間上午,在中國被鎮壓的法輪功德國分部的將近400名成員在首都柏林著名的亞歷山大廣場上打坐示威。國際大赦組織和國際受威脅民族種群組織也召開了為媒體廣為註意的記者招待會,從而使人權話題成為此次江澤民訪問德國、與德國領導人會晤時很難繞過去的話題。而這顯然有違江澤民訪問的初衷。
江澤民下車伊始,雙方在人權問題上就已經形成很難協調的聲勢。這對於一再強調德中建交30周年慶典意義的兩國官方說來,無疑是令人尷尬的。相比之下,以往十分重要的德中經濟合作退居次要地位。柏林十分重視的德國向中國出售磁懸浮列車技術根本不在議事日程之內;兩國政府也沒有象以往那樣,準備簽定巨額合作協定的意向。
此間政治觀察家更多關心的倒是今年中共16大上,江澤民退居二線之後,誰會接班的問題,但這個問題顯然不是北京要與柏林討論的內容。
發稿:2002年4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