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真善忍中來 回到真善忍中去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明思網】自從得法到現在,已經一年了。去年7月初,我在報上看到本地法輪功學員舉辦的9天洪法班,就跑去參加。在那之前,有位朋友給過我一些介紹法輪功的資料,是從明慧網上下載的,偏重於治病和奇跡。因為在參加9天班以前已經讀過《轉法輪》,所以到了洪法班上感覺很輕松,沒有什麼接受上的困難。只是在學習第5套功法時,有些手腳不聽使喚,雙腿怎麼搬也搬不上來。在我當初讀《轉法輪》這本書的時候,太多的內容使我感覺上有些頭暈眼花,想要修煉,可又不知道從哪裏下手。而我這個人有個毛病,就是喜歡追根究底。學習的時候,背後的原因不弄明白,通常睡不好覺。讀《轉法輪》時,老毛病又犯了。為了弄清楚書裏的重點在哪裏,最初的幾個月我每天學法,沒有煉動作。漸漸地,我的思想越來越清晰。執著心、名利情、真善忍、無私無我、先他後我,這些字句起初只是沒有關聯的片段,我看了也似懂非懂。好吧,那麼就從宇宙大法和我本身的關系起頭吧。也就是說,我從“真、善、忍”來,我回到“真、善、忍”中去,我就是“真、善、忍”的一部份。不管是什麼,只要沒有“真、善、忍”的特性在裏面,就不是我。這個推論好,我就按照這個想法試一試吧。
首先拿電視節目來開刀。可是,馬上就面對了一個大問題:執著。我愛看的電視節目和我自己的特性--“真、善、忍”比起來,真是相差太遠;越比較,越是臉紅。那麼就放手吧?以後不再看這個節目了。可是不行,馬上心就痛--碰到“情”了。原來如此呀,執著不是問題,問題是執著背後的情!執著不痛,痛的是情!李老師在《洪吟》 “回首”一篇中說:“誰言智慧大,情中舞乾坤。”明明知道它不好,是執著,卻不肯放下,舍不得嘛。智慧再大有什麼用?不過一個“癡”字而已!我不由得為常人的脆弱而嘆息。可是,我是修煉大法的人,做不到也得做!那麼,就只這一次,下次不看了。好不好?我聽到小小的聲音在笑我。想想看,算了,不看就不看,真丟臉。
隨著時間的過去,我在自己身上發現的執著也越來越多。有時看看自己,不由得念起老師《洪吟》中的“人覺之分”:“何為人?情欲滿身。何為神?人心無存。何為佛?善德巨在。何為道?清靜真人。”我在哪個境界,還用問嗎?不是“情欲滿身”是什麼?這還不要緊,我發現我看別人也開始用同樣的眼光。哈!批判別人不痛,挺來勁,批判自己就不行,痛得要命!我的“真、善、忍”到那裏去了?於是我給自己定下一個規則:在批判別人以前,先批判自己!說真的,這個規則倒很管用。有好幾次,罵人的話都已經到了舌頭上了,硬是把它調過頭來罵自己。難啊!尤其是在夫妻之間吵架的時候,覺得自己滿有道理的,教我一下子停下來不罵人,反而罵自己,實在太難了!不過幾次之後,也就習慣了,遇到事情,先想一想自己有什麼好罵的再說。等想完了,那個勁兒也過去了,想要罵些什麼也忘了。這樣做的好處還真不少,除了不再像以前一樣容易計較、生氣之外,更使我學會用一種置身事外的態度來觀察和處理自己和別人之間的矛盾和誤會。慢慢地我了解了什麼叫做“無私無我,先他後我”,也發現了我、執著、和情之間的關系。
“我”是一切的基礎。不管是情還是執著,都必須要有“我”才能成立。如果沒有“我”,情和執著就不存在,因為它們失去了依靠。而且執著的成立,必須有兩個點。一個點是發出執著心的人,另外一個點就是被執著的觀念、人,或東西。要把這兩個點連接起來還需要有一個情。不管是喜歡還是討厭,是愛或是恨,只要有個讓“情”寄托的對象,就會產生執著。一旦產生執著,這個人就會被他自己的執著綁住,想要跑也跑不掉。比方戀愛呀,報仇呀,錢財呀,權勢呀,就是這些東西。如果這個“情”轉移了對象,原來的那個執著就會被新的執著代替,原來被執著的東西、人或觀念,也就被遺棄,變成遙遠和漠不相關了。人世間的紛紛擾擾,不就是這樣嗎?為了失戀、失財、失去權勢而殺人、自殺,是多麼不值得呀。滾滾紅塵,爭來奪去,活得多累呀。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就只有放棄執著的心,執著的是什麼並不重要,因為目標隨時可能會轉移嘛。
但是,人一生下來就有情,沒有情還活不了。有我就有情。如果把人留下來,把“我”這個觀念拿掉,情沒有了依靠,是不是就沒有了執著心?那麼這樣的人不就是“無私、無我”了嗎?“無私無我,先他後我”,不就是因為沒有了“我”,沒有了“情”這兩個字,才做得到嗎?如果真正的“我”是“真、善、忍”,“真、善、忍”是我的特性,那麼情這個東西所依靠的就不是真“我”,而是那個有私、有漏的假我。只有三界裏才有情,超出三界就沒有情了。沒有了情,人留下的不就是慈悲嗎?我理解老師在《洪吟》“圓滿功成”中說的“修去名利情,圓滿上蒼穹,慈悲看世界,方從迷中醒。”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想一想,好像還滿合理的,不由得滿心歡喜,心裏美滋滋的。一想不對,這不是歡喜心起來了嗎?再朝深挖,不就是名利心嗎?我又看到了自己的優越感和驕傲心。
自從修煉以來,真是跌跌撞撞,說也說不完。以上是我一年來的一點小小體會和心得。真的是“攀上高階千尺路,盤回立陡難起步”(《洪吟》“登泰山”)。才剛剛開始,希望大家指教。
更新:2003年4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