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亂象: 華北大旱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中央電視臺報導,海興縣位於滄州市的東部,有197個行政村,今年有60多個村子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持續幹旱使河北全省因旱造成的季節性飲水困難人數由69萬人增加到136萬人。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介紹,今年的大旱使全國有1600萬人發生飲水困難。
李寶勇是海興縣二官村的前任支部書記,家裏最顯眼的財產是10多口盛水用的大缸和10多個水桶。李寶勇說,二官村地下300米深才有淡水,打一眼井需要30多萬元,村裏沒錢,一眼井也沒有,人吃水也沒有保障。夏天時家家都在房檐下接雨水存起來留著吃。距村兩公裏外有兩個土坑,坑中央的兩個小窩窩處有稍微淡一點兒的水滲出來,村民排隊在旁邊等著。滲水有限,去的晚就沒有水了。記者見到,天越來越旱,坑裏能滲出來的水也是越來越少。村裏的牲口喝的從來都是鹹水。幾公裏外有個單位有機井,不過不常開,有時候去了也接不到水。這兒也有賣水的人來過,50斤的水賣2塊錢,很少有人買。現在串親戚,大家都知道,帶桶水比帶煙帶酒都強。像今年這樣的大旱年,人吃的雨水都沒有,更別說牲口和莊稼了。
周六,村子終於有了第一眼機井。“當時村裏許多人都哭了。”這眼機井有500多米深,幾天來機井抽水一直不停。村民都到機井處接水,再用獨輪車推回家做飯用。沒有人用井水澆莊稼,“我們不習慣澆莊稼,也害怕把機井弄壞,那樣連吃的水也沒有保障了。”老支書一邊用水桶接水一邊向記者解釋。
而海興縣城附近的孫良志村人的飲水仍然受著幹旱的影響。一位年輕人將記者帶到村裏惟一的水井旁。這是一眼用磚砌起來的水井,只有12米深。水井處在村旁一個3米多深的大坑的中間。他說,雨水多的年份,流進大坑的雨水滲進水井,水井的水也就多一些,不過井水也不夠村民吃飯用。今年一直不下雨,大坑幹了,水井儲存一天的淡水10分鐘就抽完了。“我們每天只能接兩小桶水,連人吃都不夠。”這個300多人的小村也沒有深機井,最近的淡水井在4公裏之外。村子旁邊有3個大坑,因為當地海拔只有3.3米,向下挖不深就有水滲出來。這3個土坑擔負著全村人洗衣和牲畜飲水的重任。
全國許多地區遭旱災
今年的幹旱是全國性的。據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透露,今年全國受旱面積超過3.5億畝。河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介紹說,今年以來,旱情最嚴重的北部地區平均降水比常年少20%至60%,全省大部分地區旱情嚴重。連年遇旱還使得水資源儲存嚴重不足,今年上半年河北省需水和供水比為1比0.67。
持續幹旱使人畜飲水問題日益突出,城市用水也受到幹旱的威脅。1997年初投入使用的大浪澱水庫一直擔負著滄州市區居民的生活用水。根據多年的資料,水庫設計時估計最大年蒸發量是1500毫米,而現在已經達到2000毫米。最近幾年的引水量都達到了水庫的最大設計庫容。1997年是滄州歷史上的大旱年,因為連續多年幹旱水資源儲存嚴重不足,今年與1997年已經不相上下。截止到目前,該市共投入資金1億元用於抗旱,有50多萬人奮戰在抗旱一線。
另據統計,山西省目前也有72個縣處於幹旱狀態,其中嚴重幹旱的45個縣,主要集中在臨汾、運城和大同等市。目前山西省仍有1100多萬畝農田沒再下種。已下種的農田中,因旱未能出苗的近250萬畝。山西幹旱還造成了300多萬人、40多萬頭牲畜吃水困難。同時全省境內主要河道來水量和水利工程蓄水量銳減。山西省最大的水庫——汾河水庫的蓄水量已減少到正常年份的一半。幹旱還導致地下水位下降,全省有2萬多眼用於灌溉的水井出水不足,無法及時澆地灌溉。
□今日特別關註
再不下雨秋莊稼也完了
在海興縣的麥地中,隨手揪一個麥穗搓一下,癟癟的麥粒從寬大的殼中滾出來,一個麥穗只有10多個麥粒。河北是華北的產糧大省,受幹旱的影響,今年小麥減產已經成為定局。
二官村的李寶勇說:“今年旱得這麼厲害,減產是肯定的,大約減產一半。麥粒也不飽,磨面時凈出麥麩,面粉少。”孫良志村今年糧食將減產三分之二,有許多人家的莊稼會絕收。“如果再不下雨,今年的秋莊稼就又完了。”
河北省滄州市最近幾年降水量在500多毫米,而蒸發量超過1000毫米,水資源一向緊張。全市年人均水資源192立方米,比以水資源短缺而著稱的以色列和沙特阿拉伯等國家還少將近一倍。今年1月至5月共降水57毫米左右,只有正常年份的2到3成。因為連年幹旱,滄州的農業受到嚴重影響。滄州農業局副局長田汝渺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滄州有1176萬畝耕地。從1997年到現在,有的縣市連續5年沒有收成。黃驊市、海興縣小麥平均畝產也就是四五十斤。因為天旱,從1997年開始滄州每年糧食減產3.5億公斤。預計今年全年糧食產量14.5億公斤,而歷史最高產量將近20億公斤。”因為天旱,滄州將近50%的棉田出苗不齊,14%需要毀種。海興縣200萬畝耕地完全靠天等雨。如果今年6月份還沒有大的降水,這200萬畝耕地只能轉秋播。 連續五年的幹旱嚴重影響著華北的農業生產。目前河北省農田受旱面積已達3000萬畝。因為旱災,冬小麥減產已經成為定局。大旱還影響著今年秋莊稼的收成。全省春播計劃面積近5000萬畝,到目前只完成4000萬畝左右,而且其中的300多萬畝因旱未出苗。
發稿:2001年6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