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者來稿:“身外之物”與“身內之物”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身外之物——自身之外的物質,是不屬於或不構成自身的物質。舉例說明:一塊海綿的分量較輕,當它吸滿了水後,分量就變重了。但是在壓力下,水會從海綿中被擠出,壓力越大,擠出的水越多。最終,海綿還是海綿,水還是水。水是海綿的身外之物。
引申:人人都知道名、利是身外之物,可是為什麼人人都在追求呢?因為名、利可使一個分量輕的人變重。但是當遇到威脅或壓力、要在名利和自身之間進行選擇時,人們往往會舍名利而保自身。名利永遠也不可能與自身成為一體。
----------------------------------------------------------------
身內之物——自身之內的物質,是屬於或構成自身的物質。
舉例說明:一袋水泥粉末是松散的,當它與水混合後就變成了堅硬的水泥塊。無論對水泥塊施加多大的壓力,都不可能把水從其中擠出。因為這裏不再有水泥粉末和水了,而是一種新物質。水是水泥的身內之物。
引申:法輪功學員在受到如此殘酷的迫害下,為什麼仍不放棄對“真、善、忍”的信仰?因為“真、善、忍”使一個個原本脆弱的生命變得堅強無比。無論在多大的壓力下,都不可能使生命和“真、善、忍”分開,因為生命與“真、善、忍”已經溶合在一起,構成了一個嶄新的生命。
發稿:2001年11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