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勃捕捉到太空上的蟹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 |
中國天文學家在北宋仁宗至和元年(公元1054年)觀察到一顆新星的誕生。這顆星光亮得在白天也可以看到,這個現象維持了幾個星期。
到今天,我們可以看到星體爆炸殘留下來,瑰麗的蟹狀星雲,就在那個"客星"的位置上。
蟹狀星雲距離地球6500光年,它是一顆星爆炸後的殘余物。原本那顆星的重量大約是我們的太陽的十倍。
宋朝天文學家在公元1054年7月4日觀察到的,就是這顆星生命的終結,爆炸成為超新星。
哈勃太空望遠鏡拍下來的照片,是深入蟹狀星雲的中心部分,首次如此細致地揭露它的結構。
照片是使用五片不同顏色的濾光片合成的"偽色圖片"。它顯示出殘余的氣體從爆炸中心向外擴散,速度超過每小時五百萬公裏。
脈沖星
星體爆炸之後剩余的核心部分變成一顆“脈沖星”。這顆地球大小的超密度旋轉星體位於圖片的中心左上方兩顆較為光亮星體的下面一顆。
這顆脈沖星是一顆中子星,每秒鐘旋轉30次。它燒熱了四周圍,在附近造成了如鬼如魅的藍綠色有火焰的氣體,還在右面造成了一彎藍色火弧。
圖片中顏色千變萬化的條狀物是星體爆炸時從星體表面發射出來的。
這幀圖片有一些誤導,這些條狀物看來好像比較接近脈沖星。實際上,在下方的黃綠色條狀物比較接近我們,並且以每秒鐘480公裏速度向我們沖過來。
在圖片上方的橘-粉紅色條狀物以及脈沖星背後的物體是以相同速度向著相反方向飛行?
圖片中不同的顏色代表著爆炸氣體中的不同化學元素:氫(橘子色),氮(紅色),硫(粉紅色),氧(綠色)。
http://news.bbc.co.uk/hi/chinese/news/newsid_773000/7737171.stm
發稿:2000年6月1日
更新:2000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