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炼文化世界回眸再现辉煌
道德升华缘归大法病祛身轻佛光普照今日神话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时空中外预言科学新见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恶扬善曝光邪恶慈悲为怀
人生百态 社会乱象红朝谎言华夏浩劫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天怒人怨因缘启示
深思明鉴心明眼亮信仰漫谈杂谈随笔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启示诗文乐画
国际声援天地正气良知永存紧急救援
主页 > 见仁见智 > 杂谈随笔

梁上君子与难兄难弟

打印机版 | 【投稿/反馈】

文:紫穹

在启蒙读物《幼学琼林》里讲,天下没有不是的父母,世间最难得的是兄弟。兄弟同气连根,互为一体,应该和乐相处,莫要伤害大家的情谊。对兄弟亦有美好的描述,如,“玉昆金友”比喻兄弟皆具贤德;“伯埙(xūn,陶制乐器)仲篪(chí,竹制乐器)”形容兄弟间意气相合亲密无间。兄弟和睦友爱谓之“花萼相辉”;兄弟都才华横溢流芳于世,称作“棠棣竞秀”。兄弟间患难与共,彼此顾恤喻为“鹡鸰(jílíng,一种鸟)在原”;手足分离则如同“雁行折翼”。

中国传统人伦道德的教育,首重孝悌之道,因此,悌道,就是指兄弟之间要互敬互爱,患难与共。

家喻户晓的成语“梁上君子”和“难兄难弟”,就出自东汉末年以贤德着称的元方、季方兄弟和他父亲的故事。

梁上君子

东汉名臣陈寔,颍川许县人,是元方、季方兄弟的父亲。他以盛德着称,被尊为“颍川四长”之一。人们遇到难解的纷争,都会请他出来主持公道。据《后汉书》记载,有一年陈寔的家乡闹饥荒,很多人都找不到工作,有人因此变成了小偷!一天晚上,有一个小偷悄悄溜进了陈寔的家里,躲在屋梁上面,想等深夜陈寔一家熟睡后趁机偷东西。有趣的是,小偷很快被陈寔察觉,但陈寔却不动声色,仿佛没看到小偷似的,安静地坐在客厅喝茶。

过了片刻,陈寔便将全家人叫到客厅,严肃地训诫道:“人活于世,只有短短的几十年,如果大家不知珍惜光阴,老了以后再努力学习就来不及了。所以,今后每个人都应该要努力上进,勿走上邪路,做‘梁上君子’。其实作坏事的人并不是生来就坏,只是平常不知道努力学好,慢慢养成了坏习惯。本来可以成为正人君子的却变成了小人,你们抬头看看,在我们屋梁上的这位先生,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小偷一听,羞愧难当,吓得赶快从屋梁上下来叩头谢罪。陈寔不但没有责骂小偷,还非常慈祥的对小偷说:“我看你不像是一个坏人,可能是为生活所逼,我现在给你一些钱,你不要再去偷东西了,只要能改过,你还是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的!”并赠丝绢布匹给他。小偷十分感动,哭着表示一定努力改过,后来,小偷果然努力改过,成为一个好青年!人们也因此深受教化,从此县内再无偷盗之事。

后来,“梁上君子”一词演变为成语,成了小偷的戏称和雅号。蕴含着对小偷改邪归正的劝诫和期盼。

从这则故事可知,陈寔不仅德行高尚,还十分善于教化百姓和子孙,不愧为当世德高望重的长者。据说,他曾带领自己的子侄去拜访名士荀淑父子,竟被当时负责观测天象的太史官上奏于皇帝说:“德星聚集,五百里内有英才贤士聚会。”皇帝感到十分惊异,于是下令各地查询,结果颍川郡报告说:“当天有陈寔父子与荀淑父子相聚。”也就是说,天象昭示天下,父子三人,皆为德星下凡。专为教化世人而来。

因此他们的品德,注定对后世影响巨大,才会留下家喻户晓的成语。启迪人改邪归正,努力向善。

难兄难弟

据《世说新语》记载,陈寔的两个儿子陈纪(字元方)、陈谌(字季方),长大后才德兼优,彼此难分伯仲。

有一次,元方的儿子长文与季方的儿子孝先,因各自夸耀自己父亲的功业和品德最高而争论不休,难决胜负,于是干脆跑到祖父陈寔面前,请祖父决断,没想到陈寔却说:“论学识品行,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意思是两人如果不论及年龄,只说才德的话,难分高下,各有所长,所以元方难以成为兄长,季方难以成为弟弟,彼此可互为兄长。

这就是成语“难兄难弟”的来历。不过后来,成语的意思渐渐改变,兄弟“难分高下”变成了兄弟“患难与共”了。其实,相较高低,兄弟俩友爱互助,患难中不离不弃的情义,更加可贵,足见人心向善,自然会将成语化作兄弟间患难与共的内涵。这也并非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