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回廊敬天重德修煉文化世界回眸再現輝煌
緣歸大法道德升華病祛身輕佛光普照今日神話
史前文化生命探索浩瀚時空中外預言科學新見
迫害真相矢志不渝揭惡揚善曝光邪惡慈悲為懷
人生百態 社會亂象紅朝謊言華夏浩劫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天怒人怨因緣啟示
深思明鑒心明眼亮信仰漫談雜談隨筆
上善若水省思感悟寓言啟示詩文樂畫
國際聲援天地正氣良知永存緊急救援
主頁 > 五千文明 > 歷史回廊

民無信不立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唐風

子貢問治理國家的辦法。孔子說:“糧食充足,軍備充足,人民信任。”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那麼這三項應先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軍備。”子貢說:“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項,那麼這兩項應去掉哪一項?”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人終究是要死的,如果失去人民的信任,那就沒有立國之本了。”

可見在孔子看來,不論是強大的軍隊或是豐饒的經濟,都比不上人民的“信”。人民對國君的信任乃是立國之本,個人的誠信則是立於社會的基礎,無論如何都不可舍棄。

所以古時的當政者,在足食、足兵的同時都註重推行德政,取信於民,以求獲得民心,永保江山穩固。

公元前681年,齊國趁宋國內亂,邀請宋國及其周邊國家——魯、陳、蔡、邾、鄭、遂等國在齊的北杏會盟,商討安定宋國大計。

在這次會盟上,魯國壯士曹劌突然以短劍挾持齊桓公,逼著他簽訂了歸還齊國曾經占領的魯國國土,齊桓公無奈,被迫同意。

事後,齊桓公與多數大臣想毀約並出兵報復,管仲卻不同意,他說:毀約是貪圖眼前小利,出兵是求得一時痛快,而後果是失信於諸侯,失信於天下。相反,作為一個大國,如果在被脅迫的情形下簽訂的協議都能遵守,則必然能讓天下信服!齊桓公聽取了管仲的意見,立即履約。各國諸侯得知此事,都認為齊國守信,不少諸侯想歸附齊國。後人評說:“桓公之信,著乎天下,自柯之盟始焉。”齊桓公之所以能夠成就春秋時期“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的業績,是從他信守諾言開始的。

歷史上以誠信治國的明君還有唐太宗李世民,他從大唐王朝的長治久安大計出發,主張君臣上下同心同德、開誠相見,才能治理好國家。唐太宗認為,隋煬帝猜忌群臣,是隋朝滅亡的重要原因;而自己以誠信待臣下,用人不疑,便贏得了臣下感恩圖報,竭盡忠心。

千百年來,古代明君賢士的誠信故事一直在感染著後世。

可自從中共篡政以來,歷次的政治運動,比如“文化大革命”、“破四舊”等等,徹底割裂了五千年文明歷史,把中華傳統文化的精髓破壞殆盡。

1992從中國長春傳出的法輪功(又稱法輪大法),教導人修煉要按照“真、善、忍”去做,做事講“真”,講誠信,待人真誠,童叟無欺。“真、善、忍”是法輪功修煉者的信仰和人生準則,並且貫穿到生活、工作等一切行為當中,即使在別人看不到的情況下,也能自覺約束,不做有損他人的事情,且處處事事為他人著想。法輪功不但使修煉者個人身心健康,也福益著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