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孝道 垂範後世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文: 劉如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魯國人,非常孝敬父母,他的孝行,成為後世效仿的典範。
曾子每天細心體察父母的飲食口味與習慣,並將父母最喜歡吃的食物牢牢記在心裏。因此,一日三餐,曾子總能準備出父母最愛吃而又很豐盛的菜肴。
曾子心中時刻想到的都是父母,父母所喜愛的一切事物,他都會放在心裏,以便隨時滿足他們的心願。
父親曾點深受聖賢教誨的熏陶,平常樂善好施,經常接濟貧困的鄰裏鄉親。對於父親的這個習慣,曾子也同樣銘記在心。所以,每次父母用過飯後,他都會畢恭畢敬的向父親請示,這一次余下的飯菜該送給誰。
父親平時很喜歡吃羊棗,曾子就在外出時盡量給父親多帶回一些。待父親過世之後,曾子睹物思情,看到羊棗,他就想到父親在世的情景,心中勾起無限的傷痛。從那以後,他就再也不忍吃羊棗了。
有一次,曾子到山裏頭去砍柴,只有母親在家。不巧家裏突然來了客人,母親一時不知所措,惟恐因待客不周而失禮,情急之下,她就用力咬了自己的指頭,希望曾子心中能有所感應,趕快回家。果然,母子連心,曾子正在山中砍柴,忽然感覺一陣心痛,他馬上就想到了母親,於是,趕緊背著木柴趕回家中。
曾子不但對於奉養父母的身體非常重視,即使在日常生活、言語行為當中,也非常謹慎,惟恐有辱父母的養育之恩,擔心自己表現不好而使父母蒙羞。
孔子知道曾子是個孝子,所以將“孝道”學問傳給他。囑托曾子把孝道發揚光大。可見,曾子的孝行非同一般。
曾子秉承孔子的教誨,專致於孝道,在日常生活中親身實踐。他傳述《孝經》,教導學生,讓孔子的孝道,流傳至今,影響深遠。
發稿:2022年7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