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前,三年後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一粒沙【明思網】我今年三十一歲,因案入獄服刑至今八年多。三年前集體教誨中初次接觸三小時“法輪功”修煉課程,起初並不覺得這套功法能令我改變多少,然而,直到三年後“法輪功”又再次出現綠島監獄,而所不同的是:參修者必須參加十天課程,聽了之後真想打退堂鼓。但是有一股力量硬拉我去聽課,而這股力量我不知道它為何一直圍繞我身邊,直到我去聽完課程的頭一晚才停止圍繞。
還未修煉“法輪功”以前,我經常被渴望所役使,心裏老是有欠缺的感覺,縱使一時間好像捕捉到了什麼,卻總是無法安定落實。這就好像在幹旱的沙漠裏灑上一滴水那般,仍舊幹燥如初,起不了絲毫滋潤的作用。自從讀了《轉法輪》中師父說的:“佛法”是最精深的,他是世界上一切學說中最玄奧、超常的科學。如果開辟這一領域,就必須從根本上改變常人的觀念,否則,宇宙的真象永遠是人類的神話,常人永遠在自己愚見所劃的框框裏爬行。”這短短幾句話……我頓然傻住了!我要的答案竟然被我尋獲到了。我驚喜於這個“真善忍”磨礪心性,所謂:“心有多大,路就有多寬;一念慈悲臻□境,十分清凈見佛心。”
生命是重要的,而生命中有更重要的就是修心去業。
從古至今,人們一直以不同的形式尋找真理、典範或導師,就是為了安頓生命的重心。近年來,世紀末的氛圍,使這些不斷尋索的身影更多了,卻也讓找不到出口的心靈更迷惑了。
於是,我們想到了“佛經”。佛的意思是“覺者”,佛經就是“使人覺悟的經典”。
兩千五百年前的恒河流域,有位叫作釋迦牟尼的覺者,說了四十九年的覺悟之法,這些教法被集結傳世。許多年代,許多地域,始終有人因此走上覺悟的道路。其中應該是有真實而精彩的指引吧!
對我來說,宗教生活與日常生活並沒有什麼分別。我覺得一個誠實的生活、認真的生活,就是一個修行的生活。學佛與生活是一體的,但看了《精進要旨》<圓容>中師父說:“做為修煉者首先應放下一切執著,符合常人的社會狀態,也是維護一層法的表現啊。人類的事業都無人去做,那這層的法將無存。”師父已說明整個人的修煉過程就是不斷去執著心放下執著而往上修煉。
在這修煉的路上,有時深感關關不好過,有時甚至連一件芝麻小事也和人計較,完全不像一個大法弟子,當下就體會出師父的話,所以我時時刻刻要求自己展現出大法弟子的修煉風貌,一切以法為重!放棄一切利益之心、常人之心,才能往上升華。
發稿:2005年3月20日
更新:2005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