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奉獻的愛
打印機版 | 【投稿/反饋】 ◎劉墉【明心網】王太太是個孤僻的人,跟鄰居從不往來。有一天在她正在燒飯,突然聽見鄰居的女孩李小妹尖聲哭喊,從窗子望出去,發現一股濃煙正從李家的屋裏冒出來。
王太太慌忙地跑出去,孩子的哭叫聲更大了。想必父母不在家,眼看濃煙並未夾帶著火苗,一向小膽的王太太居然鼓足勇氣沖了進去,豈知才抱起小女孩,身後突然竄起熊熊的火焰,當她用毛毯把小女孩包著沖出火窟時,已經頭發全焦;灼傷片片。
就在這次火災發生之後,王太太的孤僻脾氣居然改了,她尤其關心李小妹,總是買些東西送給她,並問長問短,有時候李小妹不用功、不聽話,王太太可以氣得哭。許多朋友不解地問:“你以前從來不關心鄰居,為什麼現在對李小妹甚至好得超過自己的孩子呢?”
“因為我差點為她送了命!”
“差點為她送了命”,這是一句多麼意味深長的話。人們的愛,往往並不一定起於別人愛自己之後的回報,卻可能由於自己最先的奉獻與犧牲。犧牲愈大,愛得愈深。這也就是許多不心甘情願,被征召入伍的青年,在經過保國的殊死戰之後,變成愛國鬥士的原因。
發稿:2004年11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