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女画家:这就是我要找的功法(图)

文/廖素贞(台湾 云林)

廖慈伦在一次个人画展上致词。


只要看过廖慈伦的画作,都会被它宁静、祥和之美所吸引,然而在充满“宁静致远”的背后,曾隐藏着一段刻骨铭心的记忆。

2000年8月,廖慈伦挚爱的父母双亲在相距16天的时间内相继辞世;生命的无常,带给她很大的冲击。尤其在最后两个月,眼看着父母在病榻上一天天走向生命的终点,自己却无能为力,无法替他们承担或减轻任何病苦,她的内心尽是无奈和心痛。

廖慈伦说:“如果生老病死真就是每个人无法逃脱的宿命,那从小身体一向不是很硬朗的我,又如何在生命终结前,尽量减少病苦?于是我积极寻找可以养生的功法。太极拳、瑜珈都短暂地尝试过,但也都因为觉得太难而放弃。”

2001年10月,有一天廖慈伦在转换电视频道时,无意中看到了介绍“法轮功”的节目。但当时心中对这个功法还存着很大的疑问,因为受到中共在1999年镇压法轮功时不实新闻报导的影响,觉得这个功法可能都是那些没什么知识的人所迷信的。但奇妙的是,在接下来一、两个月中,她陆陆续续地在电视上又无意看到了介绍不同修炼者的心得体会。

记得最后一次是介绍现今台湾法轮大法学会理事长张清溪教授全家得法的经过。看了之后,她开始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台湾学术界颇有名望的知识份子会去相信它?而且在所有看过的节目中,学员们都提到读了李洪志师父的著作《转法轮》之后,身体、心灵有着极大的变化和提升。于是,她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这本书里到底写的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影响力?可以让人有如此大的改变?

廖慈伦说:“当读完《转法轮》前言‘论语’后,当下就被这本书吸引了。于是如饥似渴地往下读,家事也草草做完,希望赶快再回到阅读上来。”两三天内读完一遍《转法轮》之后,浮现在她脑中的第一个念头是:“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功法啊!”

“从小,我就有一些奇怪的想法。例如,我为什么会是我?如果我是别人,我现在会有什么感觉?我喜欢看天空,但更想了解天空之外是什么?为什么这世界那么不公平,有些人总在受苦受难,而有些人却极其顺利和享尽荣华富贵?为什么人总是有这个烦恼、那个烦恼?人都一定得经历生老病死吗?如果人一出生即是面对着最后的死亡,那存在的这段生命历程有何意义?”所有不得其解的问题,廖慈伦在《转法轮》这本书里都找到了答案!

得法后对艺术创作的体悟和升华

目前任教于一所私立科技大学的廖慈伦,绘画创作是她研究工作之一,希望能画出一些受人肯定的作品来。修炼法轮功之后,更了解到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修炼的过程;如何让自己能够静下心来,专注在经营画面上,本身就是一个考验。

廖慈伦谈到修炼法轮功后,在创作心态上的改变:“过去由于得失心太重,创作经常不再是快乐的事,反而是种压力,让我又爱又怕─怕画不好、怕别人看了不喜欢、怕创作瓶颈无法突破。”

廖慈伦说,后来从学法中了解到这些怕心,其实都源于自己求名求利的心,都是得去的执著;也更了解“无求而自得”的道理:只有用最纯净无私的心去画,才能画出真正感动人的作品,也才符合“真”的法理。

艺术创作其实是一条无尽的、孤独而寂寞的路,若没有理想和使命感的带领,很难走长远的路;如果没有坚忍的毅力和吃苦的决心,也很难在创作过程的挫折中不停顿下来。对于这一点,廖慈伦心存感激地说:“所幸有‘真善忍’法理的指导,以及炼功后比前有好很多的体力和忍耐力,才能让我更坚定地走在艺术创作之路上。感谢法轮大法!感谢李洪志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