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僧聞笑辨奸偽 明知奸臣嚴嵩誤國卻無力改變

文:慧明

老僧聞笑辨奸偽,明知奸臣嚴嵩誤國卻無力改變。(示意圖片:〔北宋〕李公麟畫作局部)


嚴嵩(1480年—1567年),江西分宜人,祖籍福建邵武,明代嘉靖年間權臣,官至內閣首輔、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是歷史上有名的奸臣。嚴嵩一意媚上,竊權罔利,專擅朝政近二十年。

嚴嵩沒顯貴時,與王敏齋一起在菩提寺東院讀書。一天,兩人同閱《荊軻傳》。讀到了樊於期自殺的地方,嚴嵩說:“真是呆漢,事情還不知道成不成功,就把腦袋當兒戲!”於是哈哈大笑。王敏齋動容說:“烈士復仇,殺身不顧,其志可哀!”於是放聲大哭。兩人又讀到太子丹白衣白冠為荊軻送別的地方,嚴嵩又大笑說:“既然知道荊軻一去不返,還派荊軻去送死,太子丹真是昏庸愚蠢。”王敏齋又大哭說:“壯士一行,風蕭水咽,擊築高歌,千古尚有余痛!”

等讀到荊軻負傷倒地箕踞高罵的地方,嚴嵩更是笑的前俯後仰,說:“這真是不開竅的呆子,不會在秦王繞柱逃跑時趕快動手,只會謾罵了事。”王敏齋涕淚滿襟,說:“豪傑報答知己之恩,至死尚有生氣!雖然匕首只擲中銅柱,秦王也一定聞聲喪膽!”一時間,兩人的哭聲笑聲喧雜滿堂。

一位老僧傾聽良久,嘆息道:“大哭者人之常情,大笑者居心真不可測啊!二十年後,滿朝忠臣義士,恐怕無一幸存了!”後來王敏齋只當上平凡的中牟縣令,但頗有政聲。嚴嵩因為善寫青詞拍馬獻媚,竟當上了宰相,專權誤國,植黨營私,欺蒙天子,傾軋良善,把滿腦袋聰明絕頂都用在邪道上,最終成為明代奸邪之冠。

老僧在二十年前就預知了嚴嵩當權誤國,而不能改變,這就應該是佛家所說的“定劫”吧!

《諧鐸》的作者評論說:流傳的文人軼事都有傾向性,愚忠愚孝,其實只是對信念的堅守而已。古往今來的亂臣賊子,都是些絕頂聰明、能力超群的人。所以,選拔人才“德”比“才”更重要。

(事據〔清〕沈起鳳《諧鐸》第十一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