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詩預示自己命運 冥冥中有預感?

懷忍忍


劉希夷(651─679年)唐代汝州人(一說穎州人),外表俊美,從小就很有文采,愛好音樂,善彈琵琶,好談笑,飲酒數鬥不醉,行事落拓不拘常格。幼年喪父,隨母住在外祖父家,唐高宗上元二年(675年),二十歲的他高中進士。

他的詩以樂府詩歌行[1] 見長,七言歌行在他筆下達到了高峰。他的題材多寫從軍閨情,情意溫柔婉麗,多流露感傷情調。他寫的七言歌行《相和歌辭 白頭吟》,有這樣一聯句:“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當他下筆寫了這一聯句後,突然有一種感覺:“這頗不祥。”於是就又構思改作,想呀想,想呀想,終於又吟出:“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很詩情畫意的一聯,卻是散發著哀怨傷別的氣氛,他還是覺得不好。

有人讀了詩說:“給人很多想像空間,也不一定會是這樣呀!”

後來他就把兩句都留下來了,作成《相和歌辭 白頭吟》:

洛陽城東桃李花,飛來飛去落誰家。
洛陽女兒惜顏色,坐見落花長嘆息。
今年花落顏色改,明年花開復誰在?
已見松柏摧為薪,更聞桑田變成海。
古人無復洛城東,今人還對落花風。
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紅顏子,應憐半死白頭翁。
此翁白頭真可憐,伊昔紅顏美少年。
公子王孫芳樹下,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祿池臺開錦繡,將軍樓閣畫神仙。
一朝臥病無人識,三春行樂在誰邊。
宛轉蛾眉能幾時,須臾鶴發亂如絲。
但看古來歌舞地,惟有黃昏鳥雀悲。

整首詩繞著生老死別,青春不再的惆悵哀傷。結果,竟然在來年初春時,劉希夷就去世了。

唐代崔曙(約704─739年),原籍博陵(今河北安平),早孤,過著貧窮卑微的生活,成年後為了科第中舉,奔走於長安洛陽。他的詩寫景摹物,寄訴鄉愁和對友人的思念,詞句對仗工整,但是辭氣多透出悲涼。玄宗開元二十六年(738年)崔曙三十五歲,終於實現心願登進士第。當年的試題為《明堂火珠詩》,崔曙所作的詩最為清拔,為人稱賞,拔為第一。

崔曙《明堂火珠詩》
正位開重屋,淩空出火珠。
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
天凈光難滅,雲生望欲無。
遙知太平代,國寶在名都。

此詩中一聯句“夜來雙月滿,曙後一星孤”,深刻動人,讓時人叫絕。登第後崔曙被派任河南尉。次年,正當青壯之年的他竟然去世了,留下一個女兒名喚星星。這時人們突然感到,冥冥之中《明堂火珠》好像是崔曙給自己寫的讖語詩,預示了將臨的命運。

(摘自大紀元,稍有刪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