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發現宇宙空爆毀古城 或證實聖經故事

文:明慧記者明蘭

公元前1650年,一座繁華的城市瞬間被毀,災難何來?原因何在?現在科學家認為找到了答案,或許可以證實索多瑪被毀的《聖經》故事。

《自然科學報告》(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二零二一年九月二十日刊登論文指出,有證據顯示約旦河谷的古城塔哈曼(Tall el-Hammam)3600多年前被毀於一場“宇宙空爆”(Cosmic Airburst)。

論文中寫道:“我們考慮到有關宇宙物體摧毀這座城市的口頭記述是否可能是《創世記》中索多瑪書面版本的來源,我們還考慮到《創世記》中敘述的細節是否與宇宙空爆事件的已知細節相吻合。”

在《聖經·創世記》中記載著一座“罪惡之城”索多瑪,因為城裏的人作惡多端,所以耶和華用硫磺與火懲罰這座城市,索多瑪城瞬間變成廢墟。塔哈曼古城遺跡與《聖經》中對於索多瑪城的描述相符,因此一些學者認為,這裏就是索多瑪城的遺址。

自二零零五年以來,考古發掘一直在塔哈曼進行。經過數百人、近十五年的艱苦挖掘,由美國十個州以及加拿大和捷克等國家的二十多位科學家對挖掘出的材料進行詳細分析。

近日在《自然科學報告》雜志上發表證據時,二十一位合著者包括考古學家、地質學家、地球化學家、地貌學家、礦物學家、古植物學家、沈積學家、宇宙影響專家和醫學博士,他們描繪出這幅天降災難的畫面。

科學家經模擬演算後認為,來自宇宙直徑約60到75米的巖石,在距離地表1至5公裏的地方爆炸成一個巨大的火球。爆炸中心點溫度超過30萬攝氏度,遠高過太陽表面5000攝氏度的溫度。

熱輻射以光速擴散,迅速融化陶瓷、粘土和石膏,地表溫度也短暫升至1850攝氏度以上。同時巖石爆炸產生巨大沖擊波,形成的狂風以每小時900至1200公裏的速度迅速席卷整座城市,所到之處,建築全部被摧毀。其爆破的威力是廣島原子彈的1000倍。

在大約5英尺厚的沈積物中,研究人員發掘出:外表層熔成玻璃的陶器碎片,融化的金屬形成的顆粒球,如鉑、銥、鎳、金、銀、鋯石、鉻鐵礦和石英,解離鋯石晶粒等。人類遺骸看起來十分慘烈,顯示“極度的關節脫落與骨骼破碎”。

這些跡象表明,這座城市的毀滅與極高溫度有關。考古學家認為,在排除不足以產生這種破壞力的戰爭、火災、火山、閃電,及人為等因素後,這種現象的存在只能來自宇宙空爆。

遺址出土的“沖擊石英”顆粒,也證明了大爆炸的存在。沖擊石英形成於撞擊產生的高壓和高溫,石英內有一組或多組與石英晶軸對齊的裂縫,與天然石晶差異明顯。

科學家還發現,這次災難過後,塔哈曼城及周邊地區在之後300~600年間荒廢,區域人口從原來的4.5萬~6萬人直降到僅有幾百遊牧人口。科學家推測,可能是爆炸使塔哈曼城附近死海的鹹水蒸​​發或飛濺到整個山谷,致農作物無法生長,幸存下來的人唯有放棄這裏。遺址上發現的高濃度鹽印證了這一說法。

科學家表示,這更象一場終結文明的災難。

由於塔哈曼城所處的地理位置,時間框架,以及它被摧毀的方式,一些學者認為這個城市就是《聖經》中的索多瑪城。

塔哈曼城挖掘項目的首席考古學家史蒂文·柯林斯(Steven Collins)支持塔哈曼就是索多瑪這一說法。他說:“我認為支持這一點的證據是毋庸置疑的。地理、城市的龐大規模,它的年代——一切都是正確的。它完全符合《聖經》文本。”

柯林斯指出,塔哈曼古城可追溯至公元前3500至1540年,並被突然廢棄。《聖經》中提到,索多瑪城是約旦河東岸最大的城市,坐落在貿易要道上,擁有高聳厚實的城墻。考古團隊挖掘出的這座古城據信是該區域最大的城市,建有高10公尺及厚5.2公尺的城墻,一切特征與《聖經》中提及的索多瑪城吻合。

他說:“其次,由菲爾·席爾瓦(Phil Silva)博士領導的一組科學家進行的研究提供了證據,證明確實存在摧毀城市的空爆事件。這一事件顯然與《創世記》19章描述的空中火球墜落在索多瑪和蛾摩拉上的敘述一致。”

《聖經考古評論》(Biblical Archaeology Review)雜志編輯赫歇爾·尚克斯(Hershel Shanks)也同意塔哈曼就是索多瑪的說法,但他認為,不管神學問題最終是否能通過科學加以證明,作者提及上帝毀滅此城的背後意義才是重點。

還有學者表示,對這場災難的深度研究是對當今人類的警示。

近日在《自然科學報告》上發表的這篇論文指出:“通古斯規模的空爆可以摧毀整個城市/地區,從而構成嚴重的現代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