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自“我”

文/青松

外出辦事,需要排隊,無聊中四處張望,一眼撇到一個看板。上面是連筆字,我怎麼讀都不通順。琢磨了一會兒,我發現問題所在,看板上是一個“找”字,我硬是給看成了“我”。

我搖頭笑自己如此“沒文化”,三歲小孩都認識的字我竟然搞混,還覺得廣告詞莫名其妙。其實,到頭來是自己莫名其妙,就像泰戈爾的詩裏所說:我們看錯了世界,反而怪世界欺騙了我們。

不過,若不是出這一次錯,我從來沒想過“我”與“找”兩個字只有一筆之差。

這兩個字,我們多是從很小就學會了。“我”代表自己,我們平日裏說的話絕大多數都是從“我”出發的,我想要什麼,我認為怎麼樣,等等。“找”字也很平常,尋找什麼東西,是我們生活中最常見的一幕。這兩個長得十分相近的字,都是生活中無法割舍的。

突然陰差陽錯地發現了“我”與“找”居然只差一撇,忍不住想到很多。我們每個人的一生都是一個尋找的過程。為了生存,我們要找工作,找機會,甚至找關系。精神追求更高些的,會尋找人生的真諦與理想。

只要在找的過程中,我們的心就一直在奔波。而不管怎麼找,很多時候我們也許連最簡單的事都沒有理順,比如自己真正需要什麼。

一方面,“找”與“我”之間差的那個筆劃,像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擋住了我們的目光。我們在找,並沒有找到自我,因為我們太多時候都是為外物所引導,並沒有聽到自己內心的聲音。

另一方面,“找”與“我”之間差其實並沒有差那多,只是一個小撇而已。也就是說,遠在天涯,近在咫尺,只要我們補上一撇,一切也就回歸正途,找到自我。這時候,心裏也就清晰了,需要什麼,想要什麼,該怎麼做,該去哪裏,都不必再迷茫。

至於該怎樣補上一撇,這便取決於個人了。偶爾停下忙碌的腳步,想想生命中的經歷,想想那背後的前因後果,找一找自己的方向,也許不經意間就會有收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