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事前定


一個人能準確地“看見”另一個人明天要做的事,甚至細節都能看得見,這是當今科學根本解釋不了的。現代科學認為時間是單向的,從前一分鐘向下一分鐘流動,沒有人能準確知道下一時刻還沒有發生的事。

然而,下面的關於同一個人的幾個故事,來源於中華神傳文化,或許能為您提供另一種對世界、對生命的不同認知方式。

後事前定的禦賜糕點

韓滉是唐朝中期的宰相,經歷了玄宗、肅宗、代宗、德宗四朝皇帝。他性格直耿,為人清儉,知人善任。韓滉工書法、善畫牛,傳世作品《五牛圖》備受推崇。元代書法家趙孟頫贊韓滉“神氣磊落,稀世名筆”。

韓滉在中書府時,有一天召見一名官員,這名官員遲到了。韓滉要懲罰他。那人請求寬恕,並說:“我還有兼職上司管,不能按時來,故而遲到了。”韓滉責問:“你是宰相手下的人,誰還能管你?”那人說:“因緣所定,我還歸陰間管。”

韓滉不相信他的話,就故意問他:“既然歸陰間管,你具體負責什麼?”那人說:“我負責管理世間三品以上官員的飲食。”韓滉接過話就問:“既然如此,我明天應該吃什麼?”那人說:“這可不是小事,不能隨便顯示說漏,但我可以先寫在紙上,事後再驗證。”

韓滉便恕免了那人,將他留置下來。第二天一早,皇帝突然召見韓滉。他見到皇帝時,正遇見太官(管皇帝飲食的官員)給皇帝呈送膳食。有一盤糕點,皇帝分了一半賞給韓滉吃,韓滉覺得味道很美,皇上於是又將另一半也賞給他吃了。

韓滉回到家裏後感到腹脹,找醫生來診斷。醫生說:“是食物堵塞,喝少量的橘子皮湯疏通一下。夜裏可進流食,明天天亮後病就會好。”韓滉這時想起那個在陰司兼職的小吏說的話,便將他召來,要過他寫的紙一看,紙上寫的跟今天吃的東西一樣不差。

韓滉便又問道:“人間的飲食,都預先安排在冊了嗎?”回答說:“三品以上的官員,其飲食每天一安排;五品以上有權位的官員,一旬一安排;六品至九品的官員,每季安排一次;普通百姓不領俸祿,每年安排一次。”

千年後的子路

不只是人的一生中幹什麼是安排好了的,在生命輪回的長河中,一個人扮演過哪個角色,可能也是因緣既定的。

孔門十哲、七十二賢之一的仲由,字子路,性格果烈剛直,為人勇武,喜歡武長劍。他同時也是以孝道而出名的人,是二十四孝之一。史料記載韓滉即為子路轉生,韓滉仍然保持著千年前直率耿爽的性格和“聞過則喜,聞善則行”的品行。

德宗貞元二年,韓滉入朝拜相。韓滉為官清廉,朝野皆知,但當時位高權重的韓滉曾有一個不為外人知的念頭,就是心裏暗懷對上不忠的異志,可是三尺頭上有神靈,得道回天的仲尼洞悉了這一切,便想提醒提醒這個仍在世間輪回的弟子。

穿越另外空間獲孔子親筆信

有一天,一個叫李順的商人將船停靠在京口的碼頭上。江面上忽然刮起了大風,將碼頭石墩上系著的纜繩刮斷了,於是商船隨風漂流,直到天亮在一座山腳下停泊了。此時風平浪靜,李順就登岸求助,看看究竟。

李順上岸後沿著一條非常狹窄的小路走了五六裏的光景,遇到一個戴著黑頭巾,露著前額的人。衣著古樸,不像唐朝的裝束,李順從沒看到過其他人穿過這樣的服飾。

那人領李順登上一座山,來到一座宮殿前,但見樓臺殿閣,華麗超凡,非人間王宮所能比。李順進入宮殿穿過重重的宮門,看到了庭院,內廷的宮殿十分寬廣。領路人遠遠地朝著大殿深深禮拜。

之後,有人掀開大殿的門簾後走了出來,對李順說:“想請您捎封信,轉交給金陵的韓滉,請不要見怪,此事就有勞您了。”說話間就取出一封信交給李順,李順行禮收信後,那人就領他走出了宮殿,一路送他下了山,上船。

整個過程,李順倍感好奇,快要離開之際,忍不住問了一句:“這是什麼地方?如果韓滉問起何人捎信,我該如何回答是好?”

領路人說:“這裏是東海的仙島廣桑山,當年魯國宣父(貞觀11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詔尊孔子為“宣父”)仲尼得道成仙,上天就命他管轄治理這座仙島。韓滉就是他的弟子仲由轉世。”

“韓滉為人剛強自傲,孔聖人怕他在人間落罪造業,所以捎信提醒他。”說罷那人就告辭了。

九字忠言,韓滉閱罷守忠節

李順回到船中,這時來了一個仙界的使者告訴船裏的人說:“大家都好好坐著,不要害怕,千萬不要往船外看,很快就回到你們來的地方。如果往外看,就會翻船。”這句話很管用,船上的人都不敢往外看。頃刻之間,船就像穿越時空一般,出現在京口的碼頭邊。真是一瞬間咫尺萬裏。

李順找到韓滉府邸,將信交給他。韓滉打開一看,信上只寫著像蝌蚪狀一樣的九個古老文字,根本就不認識。韓滉問李順緣由,李順向韓滉詳細敘述仙境奇遇。

韓滉覺得太不可思議,認為李順妖言行騙,就把他抓起來準備嚴刑審訊。但那九個字真切的擺在韓滉面前,韓滉先後請來懂得古代篆體、籀體字的人,但他們誰都不認識那九個字。

直到有一天,一個眉宇間長著痦子、身穿古代服飾的人拜見韓滉,自稱善辨古文。韓滉接見了他,把那封信給他看。那人看了信,將書信高舉於頭頂,向韓滉叩拜說:“這是宣父孔丘的書信,是用夏禹王時代的蝌蚪文寫的。這九個字是:告韓滉,謹臣節,勿妄動(好好謹守臣子的氣節,不要輕舉妄動,圖謀不軌)。”

韓滉對來者十分尊敬,向他行了大禮。客人出門便不見了。韓滉神情默然,端坐良久,他決心改過。韓滉以厚禮重謝李順。從此以後,韓滉恭敬謹慎地輔佐朝廷,守住了忠節,清史留名。

(來源:鐘輅《前定錄》、《太平廣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