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葉之國加拿大:“路不拾遺”的國度(圖)


加拿大被稱為“楓葉國”,最著名的當然是楓葉。每年十月深秋季節是賞楓季節。蒙特利爾的洛朗山區,景色格外迷人。


自2004年以來,加拿大在世界最高生活質量排名中連續多年穩居前10名。

自然資源豐富:加拿大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在加拿大租房子都是包水費的,很多還包電費,因為水電實在太便宜了。

洛基山脈位於卑詩省與阿爾伯塔省交界之處,這裏有四個風景迷人的國家公園,包括大名鼎鼎的班芙國家公園。


班芙是世界第三個最早建立的國家公園,有128年歷史。路易斯湖更是班芙的精華。“這個地方永遠不會讓人失望。”——《國家地理》如是評價。


生活節奏慢:加拿大人幾乎不加班,每天5點準時下班。就連加拿大的新聞主播的語速,也比美國的慢半拍。(英語聽力弱者的福利啊!)

加拿大人和善:加拿大人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sorry”,他們很容易交朋友。據說美國人很喜歡被別人把自己當成加拿大人。

交通秩序好:在加拿大申請個駕照需要幾個月到半年,想在技術不過硬時撞死人或被人撞死,別做夢了,加拿大不會給你這個機會。

免費醫療:加拿大國家實行免費醫療福利制度,生病不用擔心,只要去醫院預約就能享受到幾乎不花錢的醫療服務;如果你在中國大陸生了大病,感覺“把自己賣了還不夠醫藥費”呢。

帶薪產假長:加拿大的產假,除了母親的15周產假之外,還有父母兩人“共享”的35周親子假。男人8個多月的產假,羨煞中國人。

大學性價比高:加拿大的多倫多大學、滑鐵盧大學位居世界前列。加拿大格外重視學校教育,大學學費低,性價比高。

人均壽命長:加拿大人平均壽命是81.1歲,是適合養老的國家。以上的8條也正是加拿大吸引越來越多移民的原因。以下小文均出自移民加拿大的華人之手,真實的加拿大生活由此可見一斑。

失物輕易可找回

“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往往用來描述道德水準比較高的社會。

幾年前的一個冬天,還在大學讀書的我不小心將公共汽車月票遺失。當時的我沒有收入,買月票的錢對我來說真不是一個小數目,沮喪的心情可想而知。沒過3天,一個電話打來,讓我去領取月票。原來,有人在車站拾到了我的月票,隨即投到郵筒裏(在加拿大拾到遺失的月票可以直接投入郵筒,不需郵寄費),寄到公車總站失物招領處,服務人員就按照月票後面的電話號碼打電話給我,通知我去領取。

接到電話後,我來到“失物招領處”。一位身有殘疾的女士(為了給殘疾人士解決就業問題,政府會鼓勵他們做一些輕微的體力工作)接待了我。看了我的駕照後,她在一摞月票中找到了我的,和氣地說:“拿回去吧,謝謝!”

我謝過這位女士往外走時,看到走廊裏有許多大箱子。上面還有標簽,有的寫著“圍巾”,有的寫著“手套”,有的寫著“帽子”。往箱子裏一看,謔!都快成衣帽店了,各式各樣的圍巾、手套、帽子堆積成山。一位經過的老人告訴我,這都是在公共汽車、火車站揀到送來這裏的。

類似的“失物招領處”,幾乎在加拿大所有的學校都有。加拿大人通過一種有形和無形的道德體系,感召和鼓勵人們樂行善事。

之後,我女兒的小枕頭、我的錢包也都經歷了類似的失而復得。我想我連拾金不昧人的名字都不知道,唯一答謝的方式只能是自己也做個拾金不昧的人。別說,這樣的機會還真有。一次,我在銀行取錢時,發現我前面取錢的男士因匆忙忘了將銀行卡拿走,我發現後,立即拿著他的卡,追上他,並將卡還給了他。看著他感激的神情,我心裏想,這個社會真美好。

還有一次,我女兒發現了一個被遺失的錢包,她立即交給了管理人員,不一會兒就找到了失主。作為母親,我真為自己的女兒感到驕傲。

我曾和我同住的室友談到這些事,她認同地說:“是呀,在這樣安全、友善的環境中生活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呀。你說人再有錢、有勢,如果他生活的環境是不安全的、充滿危機的,那是一件多麼可怕的事呀!”

舊物贈送運到家

在加拿大,每月有一到兩次扔大件的日子,就是每個家庭會把閑置物品放在家門口,誰喜歡就可以拿走。有個周末,家裏老人看上了路邊擺放的4 件套花園用座椅加茶幾,打電話讓我去路邊把東西撿回家。東西的確不錯,完好無損,說明、零配件專門放在一個口袋裏。可是我的車太小了,根本裝不走這麼多東西。就在我們猶豫之時,物主從屋裏出來,不但要把東西送給我們,還要幫我們把東西運回家,實在令人感動。當我不知道如何感謝他的時候,物主說,我不要任何禮物,只希望你“enjoy your life”(好好享受你的生活)。

小學教室兩扇門

加拿大的小學教室有兩扇門,對於這兩扇門,我開始的想法是:外面有一扇門,更安全,萬一出現四川那樣的地震,這扇門的作用就大了。

一天,我送女兒去學校遲到了半分多鐘。我心裏有點忐忑。晚上把女兒接回家,我問女兒:

“今天遲到老師批評你了嗎?”

“沒有。”

“老師什麼也沒說嗎?”

“老師就讓我從另一個門進來。”
  
我突然明白了:小學一年級學生,如果遲到就不允許進教室的話顯然不妥,但是走另一扇門,就可以直接進入到放書包、外套的櫃子那裏。這樣就少經過一次講臺,能最大限度地減少對其他孩子的幹擾,這也是最基本的對人的尊重。
  
同時,不用批評,但是用一種更直觀的感覺告訴孩子遲到跟準時的區別,以及遲到以後應該如何去做。這種不依靠懲罰而是借助包容並積極解決問題的教育方式,傳達給孩子的其實是一種大智慧。這兩扇門的用心,折射出這個社會能夠很好地從人性化的角度去解決孩子成長過程中都會遇到的品格培養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