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歷法稱黃歷?

文/心語

黃帝像


中國的歷法是古人依據太陽、月球和地球運轉的周期,順應四季寒暑及大自然規律而制定了年、月、日法則。在華人世界,重要的傳統節日除了新年外,還有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此外還有中元節、重陽節、浴佛節、七夕等,這些節日都是依照歷法而定。但為什麼中國的歷法稱為“農歷”、“陰歷”、“農民歷”是不正確的,而應該稱為“黃歷”或“皇歷”?

最早的中國歷法是上古時期軒轅黃帝所頒布。在《史記‧五帝本紀》上記載黃帝時敬天信神,觀察天文,推測陰陽變化,建立五行序列,預知節氣時辰,制定歷法。當時推算的歷法充分傳達了陰陽平衡的觀念,故中國的傳統歷法不是單純的陽歷或陰歷,而是陰陽合歷。

歷法主要分為三類:陰歷、陽歷、陰陽合歷。陰歷即太陰歷,是把月球繞行地球一周定為一個月,累積十二個月定為一年,但無法正確表現出天地四時季節的變化。陰歷一年約354天左右,較回歸年(即太陽年,指地球由春分點出發回至原點所需時間,一回歸年等於365.242199天)約短11天左右,現今阿拉伯國家使用的回歷即屬這種純陰歷。

陽歷即太陽歷,是以地球繞行太陽公轉一周的時間為計算基礎。此歷法普遍為目前世界各國所接受,又稱為西歷、新歷、公歷。一個陽歷年為365天,季節固定,並規律的分為12個月,每個月有31日或30日(近代西歷每年二月還有29或28日為一個月)。不過仍比回歸年少0.242199天,歷法上為補足此差數,就規定每四年中得有一年須再加一天,為366天,稱為閏年,也就是閏一天。

陰陽合歷則是陽歷與陰歷兼顧的歷法,融合了地球、月亮、太陽運轉的周期。月份依月球運行周期為準,年的長度則依回歸年為準,閏月則是為了讓月份和四季寒暑相配合而設計的。陰陽合歷一直沿用至今,也是中國傳統的固有歷法。

古代改朝換代新立帝王時便會更改年號,並頒發新歷法,在新歷法中也會加入君王的年號。而傳統的皇朝歷書都是由皇帝所頒布,並與皇帝年號相結合,最後由官方印發。因此把傳統歷法稱為“皇歷”,而最早的歷法來源於黃帝,故又稱為“黃歷”。

無論是政治、農業、醫學、航空、海運、天文觀測等,均與歷法有密切的關系。從早期觀測太陽周期、月亮盈虧,到推算二十八星宿,定二十四節氣等,讓農民能依時從事耕種、播谷、冬藏等農事。黃歷的作用不只限於農業,現今的黃歷內容包羅萬象,有春牛圖、農業種植、十二生肖運勢、漁撈、漲退潮、日月蝕、二十八星宿、算人命斤兩重、每日吉兇宜忌…等等,生活常識、祭祀安葬、婚嫁喜慶、節日慶典全都包含了。黃歷以幹支紀年,直接展現了古人敬天地、信神佛的內涵。黃歷的巧妙準確,充分顯現了人類的智慧,不僅印證中國歷法在天文上的貢獻,還深刻地喚醒中國人時時牢記著中國的傳統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