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傳統美德之——忠孝節義(四)

文/靜遠
接上文



在傳統文化中,“義”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視的一種道德修養和人格境界。義者,德之宜(道德的準則)、事之宜(立身處事的依據)、天理之所宜(順乎天道自然的法則),包括道義、正義、理義、公義等道德原則。由此可知“義”乃一切道德之根基。就義(義)字漢字構成而言,由“我”和表善祥之意的“羊”組成,於我所表現之善祥為義,此正說明義乃與生俱有的德行。故《禮記》雲“夫義者所以濟志也,諸德之發也”。

義還關聯、含攝或通貫其他德行如忠、孝、仁、禮、信、勇等,經常與諸種德行並稱連用,如忠義、孝義、仁義、禮義等,乃是人修身的重點。義也常常與利相對而言,孔孟思想中關於義利問題的論述很多,觀點非常明確,道義至上,重義輕利、身任天下,影響了中國一代又一代知識精英的人生取向,成為中華民族不可磨失的文化傳統,任何時候都要堅守道義,而不是陷於個人的利欲之中,把對真理和道德的追求看得比什麼都重要。孔子、孟子在春秋、戰國時那禮崩樂壞的年代,都是義無反顧地弘揚道義,堅持“道濟天下”。

孔子說:“君子義以為上”、“君子之於天下也,無適也,無莫也,義之與比”,指出義是君子對於一切天下事物的行事衡量標準,是人行動的最高規範,君子對於天下之事,無所謂行,無所謂不行,一切行事只求合於義。孔子提出義是君子的立身之本,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指出君子“行義以達其道”,“君子學道則愛人”,君子力行道義,學道就有了仁愛之心,做到真正節制自己以仁德的胸懷面對世事,而成就“博施於民而能濟眾”的普遍仁愛。

孔子提出了“重義輕利”思想,並以義和利區分君子和小人,說“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指出君子和小人的最根本區別,在於君子重道義,小人則重利益。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對於大是大非的原則問題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會妥協的,行為光明正直,不搞歪門邪道;小人於事則只想到有無私利可圖,患得患失,喜歡勾結謀私,會為利益舍棄道義。君子敢於堅持正道原則,無私無我,胸懷天下,糾正別人不符合道義的做法,以自己的德行涵養來感化他人,而不是隨聲附和,人雲亦雲。孔子說“見利思義”、“見得思義”,反對見利忘義。指見到利益,應首先想到義,符合道義,亦可以富亦可以貴;不符合道義,應堅決拒絕接受,說“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希望君子們要“務民之義”,即專心致志於人民應該遵從的仁義道德,並引導人民走向義。

孟子同孔子一樣認為君子一切行動只能以義為標準,而不能顧及其它,提出了“惟義所在”的價值選擇標準,凡事先問“其所取之義乎,不義乎?”孟子談“仁義”、“禮義”時說道:“仁,人之安宅也;義,人之正路也”、“夫義,路也;禮,門也。惟君子能由是路,出入是門也”。由此可見,孟子把“義”看作是人應遵循的,應內化於心的一種行為標準,喻之為“人路”,人之正路。同時,孟子還把“義”看作一種理想的人格,“居住在天下最寬廣的住宅‘仁’裏,站立在天下最正確的位置‘禮’上,行走在天下最寬廣的道路‘義’上;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為仁人之所為。”

孟子提倡人們以“義”為先,追求正義,反對放棄仁義而去追求物質利益,說“何必曰利,亦有仁義而已矣”。他認為不符合道義,哪怕是一小筐食物也不可以接受;如果符合道義,就象舜接受堯那樣而獲得王位,富有天下也是理所當然。他說:“非其義也,非其道也,一介不以與人,一介不以取諸人”,主張對待別人的饋贈也要按禮義謹慎的處理,不能隨便接受,否則“無處而饋之,是貨之也。焉有君子而可以貨取乎”,指出君子的道德人格,是不能為金錢財物等所收買的。他認為道德是天賦的,是人心所固有的,是人的良知本性。因此人不能背義取利,不能以利害義,君子不得“同乎流俗,合乎汙世”。他認為人如果有崇高的道義追求和人格,那麼萬鐘的俸祿,華麗的住宅,一切外在的名利,在眼裏又算得上什麼呢?而有些人因為追求名利、私欲而背棄道義,實在是喪失了他的本性啊。惟有“尊德樂義,則可以囂囂然矣”。

戰國時魯國的墨子,心懷“濟世利人”的願望行義天下,他周遊列國弘揚正義,而且盡力制止一切不義之事,真可謂見義勇為。他的“止楚伐宋”的故事傳誦千古:墨子聽到公輸班為楚國制造雲梯要攻打宋國,非常著急,立即從魯國啟程,連續奔走了十天十夜,來到楚國對公輸般說:“我聽說你制造雲梯準備攻宋,宋國沒罪卻要去攻打它,不能說是仁。你明白這些道理卻不去諫止,不能說是忠。”公輸般認為墨子說得有道理,就引他去見楚王。

墨子見到楚王,曉以大義,但楚王說:“你說得很好。但公輸般為我制造了雲梯,我還是要攻宋。”墨子解下衣帶當城圍,以木片當攻城的工具,公輸班設計了九種攻城的方法,都被墨子九次解破。公輸般已無計可施,而墨子防守的策略還綽綽有余。公輸般說:“我知道還有一種抵禦你的手段,但我不說。”墨子說“我已知道你的這一手段是什麼,我也不說。”楚王忙問什麼手段?墨子說:“公輸般的意思是只要殺了我,宋國就守不住了。然而我已經把守城的方法告訴了我的學生禽滑厘等三百人,他們已幫助宋國做好防守的準備。”墨子又講了義可以使人互愛互敬,戰將造成互相殘殺,不能以大國欺侮小國、恃強淩弱的道理,使楚王和公輸班心悅誠服。楚王說:“我不攻宋了。”公輸班對墨子說:“我沒有見您之前,想得到宋國。但現在就是給我宋國,假如是不義的,我也不會接受。”墨子說:“其實你若是能夠努力維護正義,不僅是宋國,天下都是可以托付的。”

墨子成功地勸阻了楚王,便啟程回魯國。途徑宋國時,適逢天降大雨,於是想到一個閭門內避雨,看守閭門的人卻不讓他進去。殊不知,正是墨子剛剛挽救了宋國,使宋人免遭滅頂之災,宋人卻絲毫不知,而墨子也不求任何回報,不計個人得失,正可謂“義之所在,不求回報”。

傳統價值觀中對“忠孝節義”的贊美常常通過知識分子創作的精彩紛呈的故事淋漓盡致地展現在讀者面前。如“演義”這個概念,古人推重講史並不徒講歷史故事而已,而是敘史存義,強調闡發正統思想理義,重在“演義”,將道德說教通過文化的方式具體化,形象化,使其深入人心,並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深得民眾喜愛,在民間廣為傳誦,同時也反映著人們對於道義的渴望。後來人們也常常把歷史稱之為“演義”。如《三國演義》、《封神演義》、《隋唐演義》等。《三國演義》全書通篇講述的就是一個義字,宣揚忠孝節義,天命天理,治國平天下,也有謀略、智慧在其中。其文化作品對於後人有著深遠的影響,以至於人們談起義的時候往往想到關羽的“義薄雲天”,劉備、關羽、張飛志願“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的“桃園三結義”,劉備的仁義,諸葛亮的忠義等。

古人很看重義,“義”代表高尚,被人尊崇,“不義”則卑下,為人所唾棄。南宋陸九淵說:“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意思是君子以道義為重,講道義的人會受到世人的尊重,喪失道義的人就不值一提;遵循道義是值得榮耀的事情,背離道義則是令人恥辱之事。陸九淵講的儒家的義,要求人們的一切行為舉止,都應以道義為準。

“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句成語出自《左傳》,意思是總是做不合道義的事情,最終一定會受到懲罰。這句話揭示一個道理,一個人行不義之事或許會一時僥幸得逞,但是如果不義之事做得太多,最後一定會遭到懲罰。縱觀自古以來凡是作惡之人都沒有好下場。古人講“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三尺頭上有神靈,人無論是行善或是作惡,一定會有報應,只是時間的問題。《左傳》中還說:“君子動則思禮,行則思義,不為利回,不為義疚”,指出人舉凡做事,皆要明白是非善惡、曉明利害關系,不以私利為出發點就是行義;作為純正,處處公道,不作私弊,就是義行;一舉一動若能合於天理,順乎倫常就是一位義士。

忠孝節義理念反映出古人敬天信神,尊道崇德,堅定地追求真理,對他人關愛和負責。中華傳統文化引導人們遵從天理,以道德水準衡量一切事物,以正確的態度認識善與惡、正與邪這些原則性問題,能夠使人有正信正念,使中華民族得以根深葉茂,能夠抵禦任何狂風暴雨,跨越艱難險阻而走到了今天。

而當今中共卻破壞傳統文化和道德,逆天叛道,更不珍視生命,用“假、惡、鬥”的黨文化替代中國的傳統文化,宣揚“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改變人們傳統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顛覆人們心中的良知理念,破壞人與天地自然、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妄想把人帶向墮落的深淵,制造了無數人間悲劇。特別是對信仰“真、善、忍”的法輪功廣大善良民眾的迫害,使社會道德淪喪,人神共憤,天理不容。現在中國大陸已有二億四千多萬民眾退出了中共的黨、團、隊組織並認清其邪惡本質,這是順應天意的壯舉,是為自己選擇了美好的未來。遵循天理,堅守道德和良知,這在任何時候都是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明智的永遠不悔的選擇!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