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風悠悠話新年(圖)

高天韻

文/高天韻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丙申年到了!


鐘聲,將送來又一個黃歷新年。除夜溶入元旦,連接往昔、今日和明天。無論是身在故國的同胞,還是漂泊在外的遊子,美好的佳節是文化的紐帶,共同的根。

歲首,聯系著星行、禾熟,神佑,從上古走到今天。中國傳統新年是漢民族最隆重最熱鬧的節日,具有悠久的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內涵。她起源於三千多年前殷商時期年頭歲尾的祭神祭祖活動。從臘月初八至元宵節,新年的慶祝活動豐富多采,既有民族的共性,也有地域的差異。歷史人物、典故、傳說、食品、飾物、文學藝術等方方面面,處處可見新年的風情,色彩紛呈。

大年初一

過年,拜年,首先從“年”字說起。《爾雅.釋天》中記載:“夏曰歲,商曰祀,周曰年,唐虞曰載。”晉代郭璞曰:“歲取星行一次,祀取四時一終,年取禾一熟,載取物終更始。”不同朝代對“年”的不同稱謂反映出古代先人的農業生產活動、天文學知識以及他們對大自然的尊崇和感激。

據說,正月初一的來歷和制定“四時成歲”的堯帝有關。據《尚書.堯典》記載:堯從父親帝嚳那裏繼承帝位,但並未傳位給自己的兒子,而是禪位於舜。公元兩千多年前的一天,堯在太廟舉行禪位典禮,正式讓位於舜。舜恭謹受命,帶領臣民祭拜天地,表達對神明的敬重和感謝。從此,人們就把這一天作為歲首。上古時代的大年初一,記錄了一場隆重的祭祀和無私的精神。

爆竹一聲大地春

過新年少不了放爆竹、燃煙花。古籍中有關燃爆竹的記載說明了它的起源和本意。春秋末年,範蠡在《陶朱公書》中載有:“除夜燒盆爆竹與照田蠶看火色,同是夜取安靜為吉”。西漢的文學家東方朔在《神異經》記有“爆竹驅山魈”的故事。唐代詩人劉禹錫也寫有“照潭出老蛟,爆竹驚山鬼”的詩句。

這裏的“山鬼”,也就是“山魈”,據說是古時深山裏的一種兇惡的獨角鬼怪,但是它最怕聲響,於是,人們就利用燒竹子的爆破聲來嚇跑它。後來,有了火藥,人們便把火藥裝入竹筒,做成爆竹,後又改用紙制筒,也稱爆仗或炮仗。所以,最早,人們在過年時大放鞭炮,本是為了驅逐“山魈”怪獸。後來這個習俗延續至今,意在驅逐瘟邪,增添節日喜慶。

迎新貼“福”

迎新貼“福”,由來以久。南宋吳自牧在《夢粱錄》描寫了當時過年的風俗:“士庶家不論大小家,俱灑掃門閭,去塵穢,凈庭戶,換門神,掛鐘馗,釘桃符,貼春牌,祭把祖宗”。其中“貼春牌”就是寫在紅紙上的“福”字。“福”是最古老的漢字之一,約有三千年的歷史。在甲骨文中,“福”字表示“雙手捧酒獻祭。”用美酒祭神,祈求安康。《說文》這樣解釋:“福,佑也。”神靈保佑。福氣,福運,福分,福澤,福音。獲得幸福,是人們自古以來的願望。幸福是否會降臨?那要取決於上天的賜予和神明的護佑。

春聯

貼春聯的習俗起於宋朝,盛行於明代。春聯的前身是門神桃符。桃符是周代懸掛在大門兩旁的長方形桃木板,上面寫有“神荼”和“郁壘”二神或畫出二神的圖像。懸掛桃符、張貼門神,意在敬神、祈祥,鎮邪驅鬼。後來小塊的木板寫不下太多文字,便逐漸發展為用毛筆在紅紙上寫出對句,外加橫批。

人們通過寫春聯、貼春聯寄托對新年的美好願望。很多傳統春聯都表現了敬天敬神、天人合一的內容。例如:“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天地風霜盡,乾坤氣象和”、“天泰地泰三陽泰,人和家和萬事和”等,著名的橫批有“紫氣東來”、“吉星高照”、“春意盎然”等。

餃子和年糕

新年的特色食品種類繁多,大江南北,各有講究。餃子和年糕是其中最著名的兩樣。

北方人喜好面食。在北方的許多地區,不吃餃子不算過年。餃子形如元寶,取“招財進寶”之意。餃子的作法是用冷水和面,攪拌揉成面團,再把面團切成小塊,用搟面杖搟出圓形的餃子皮。面皮要搟得薄而有韌勁,才能裝得住豐滿的餡料。餃子餡兒的內容任你發揮創意,肉的素的,菜肉自選,把多種原料切成細絲或是小塊,配上蔥末、姜絲、油、鹽、胡椒粉、香油等調和而成。經水煮後食用,並可輔以醋、醬油、蒜末或辣椒等醬料。水餃的外皮口感筋道,餡料鮮美,營養豐富。為了配合新年的樂趣,有些家庭喜歡在餡裏面加上紅棗、花生或栗子,還有一道習俗是:在有的餃子裏包上硬幣。誰吃到了含著錢幣的餃子就意味著在新年裏財運亨通。

年糕之所以受到歡迎,除了美味,還因為音同“年高”,有吉利之意。年糕多以江南的糯米脫殼磨粉而成,也有用北方小黃米制成的黃年糕。北方年糕以蒸炸為主要作法,味甜。而南方的年糕除了蒸炸,還有炒片和煮湯的作法,味道相對清淡。據說年糕最初是用於年夜祭祀,後來發展為家庭節日美食。

古詩中的新年

“故歲今宵盡,新年明日來。”(唐‧張說《欽州守歲》)

千百年前的除夕、元旦和元夜,在古代詩人的內心,曾經興發出怎樣的感動呢?

唐太宗李世民在《守歲》中展示了宮廷的華麗與迎新的溫暖:“暮景斜芳殿,年華麗綺宮。寒辭去冬雪,暖帶入春風。階馥舒梅素,盤花卷燭紅。其歡新故歲,迎送一宵中。”

杜審言的《除夜有懷》寫:“故節當歌守,新年把燭迎。”高適在《除夜作》中表達了深切的思鄉之情:“故鄉今夜思千裏,愁鬢明朝又一年。”

關於元日,宋代王安石留下了經典之作《元日》:“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秦少遊則繪出一番佳節的明麗:“千門明月,天如水,正是人間佳節。開盡小梅春氣透,花燭家家羅列。”(秦觀《念奴嬌》)

辛棄疾的《青玉案.元夕》呈現了元宵夜的繁華:“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清代盧道悅的《迎春》有一名句:“不須迎向東郊去,春在千門萬戶中。”富有熱烈的動感,虛中有實。

生花妙筆,描繪了古時守歲迎新的風俗畫面,也刻畫出詩人的百樣情懷。百年後讀來,余韻悠長。

回歸的心

璀璨的中華文化綿延數千載,源遠流長。然而,在那一場浩劫中,傳統的道德價值觀被打碎,珍貴的文物遺產被砸爛。因此,神州的子民,竟然漸漸流失了傳統的厚重,忘卻了過年的真正意義。年復一年,人們在表層的喧鬧浮華中迎新送舊。反觀東亞近鄰,民眾在新年之際身著傳統的民族服裝,莊重地祭神祭祖,向上天祈禱拜詣。他們心中的虔誠,透出一股寧靜的力道。鮮明的反差,引人深思。

近來,天災頻發,天顯異象,自然的警訊不容忽視。在紛亂中,更需要清醒的反思。傳統文化中早有明鑒:順天而動,心懷善念,方可得到上蒼眷顧,神才會降福於人。在辭舊迎新之際,讓古老文明的智慧,喚醒沈睡的心。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丙申年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