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減損,就會增加!

文/曾敬賢

孔子讀《易經》,讀到損卦和益卦時,不覺掩卷長嘆。子夏在旁,趕快起身問道:“老師怎麼忽然嘆起氣來呢?”

孔子說:“肯自我減損的人,反而會增加,想自我增加的人,反而會減損,所以我想著不覺嘆起氣來。”

子夏問:“難道說我們認真修行學問、道德,不就為的自我增加嗎?”

孔子說:“我說的自我增加,不是指道德學問上的增加,而是道德學問越高,人愈謙卑低下,這才是我所說增加和減損的意思。真正好學的人,是不斷感覺到自己的無知和不足,虛心地面對一切,所以好的東西,才能進入心中,學問道德也才能充滿起來。天地間的道理也是一樣,萬事萬物發展到了極點,就一定開始變動,沒有能一直停留在滿溢的狀態。

所以說:自以為了不起的人,什麼樣有用的話,就再也聽不到了。以前堯貴為天子,治理整個天下。總是抱持恭敬謙虛的態度,來對待所有的人和事物。所以到現在,都一千年了,還盛名不衰。相反的,夏桀和昆吾,自認為了不起,全天下沒有人及得上他們,他們宰殺人民像砍草一樣。最後,整個天下的人都反叛了,落得身死國亡。到現在也近千年了,還惡名不去。從這層意義來看,禮法裏所謂的:走路讓長者先行,不爭先恐後;在車上遇見三人以上,就要下車致意;遇到兩個人,就向他們鞠躬。這些,都是要教人不可自滿,才能持久吧!”

子夏說:“我一定把老師這些話,永遠記住。用一輩子的時間,來實踐。”

(據《孔子家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