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提供新證據: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圖)

編譯/心雨

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鄰居、家人,以及我們自己的心態,會與基因不斷地“對話”,從而影響我們的習性、行為、生理、心理與健康。


良好的人文環境對人類的成長和生活而言是十分重要的,亦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孟母三遷》是我們中國人熟知的典故,講述的是孟子的母親為了使他擁有一個好的生長環境,煞費苦心,兩遷三地。孟子後來成為一位飽學高德的聖賢,這與環境對他的熏陶感染有很大關系。

近年來,科學家們就環境或群體關系的影響在基因表達(gene expression)層面上進行了大量研究,其研究對象可謂包羅萬象,小到昆蟲飛禽,大到多種動物和我們人類。這些研究發現,環境對基因表達會產生巨大的作用,可以促使基因的運作方式發生改變。

所謂基因表達,是指細胞在生命過程中,把儲存在DNA順序中遺傳信息經過轉錄和翻譯,轉變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分子,而不同的時間或不同的環境,皆可能使基因產生不同的表現。通俗地說,我們所生活的環境、鄰居、家人,以及我們自己的心態,會與基因不斷地“對話”,這些社會性互動的結果會進入我們細胞的控制室,並改變基因的強弱表達,從而影響我們的習性、行為、生理、心理與健康。

美國伊利諾斯大學阿巴納香檳分校(UIUC)昆蟲學系的基恩•羅賓遜(Gene Robinson)教授對兩種習性完全不同的蜜蜂進行了系統研究。比如,他的研究團隊把以兇猛著稱的非洲蜜蜂(killer bees)的幼體放入性情溫和歐洲蜜蜂的蜂窩裏,然後,又把歐洲蜜蜂的幼體放進非洲蜜蜂的蜂窩裏,並對它們行為和基因表達的變化進行了為期6周的跟蹤研究。結果發現:非洲蜜蜂逐漸變得如歐洲蜜蜂一樣溫和,而歐洲蜜蜂則越來越變得如非洲蜜蜂一樣強悍兇猛;與此同時,它們的基因表達行為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顯示出越來越接近於各自新家裏其它成員的特征。

魯濱遜指出,這些蜜蜂不只是在行為上發生了轉變,它們在分子細胞的構成上已蛻變為另類。令人吃驚的是,這種由環境帶來的巨大變化遠比先前人們認識到的來得容易。

此外,科學家們還對不同地域或群體的人作了大量研究,他們發現除了環境,個人的感覺、情緒、思想及心態,都會影響到基因的表達。

比如在最近,美國洛約拉大學史迪奇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對約2000名學生進行了調查,結果發現:一個體重超標的學生,如果交了一個瘦朋友,那麼其日後瘦下來的可能性達到40%;但如果他交一個身材跟他差不多的朋友,那麼其日後能夠瘦下來的可能性只有15%。這說明一個人的社交生活會導致其基因表達發生相應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會直接影響到他是變瘦或變胖的幾率。

杜克大學生物學家葛列格•雷(Greg Wray)認為,社會生活的確能夠深刻地改變基因表達,而這種基因表達的迅速與規模之大是我們所無法想像的。簡單地說,和你經常在一起的人的行事風格如何,這些都將顯著地影響你的基因表達方式,而你的人格也因此改變。也就是說,決定你是誰的並不是基因本身,而是基因表達。而基因表達的不同,則與你所處的環境,你的生活經歷息息相關。

(來源:http://www.psmag.com/navigation/health-and-behavior/the-social-life-of-genes-64616)